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援疆旅游包机筑就沪喀融情之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10 14:12:29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0日电 (记者段敏夫、齐易初) “都说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这次真是深有体会。”上海游客孙敏忠和妻子是跟随170余名游客乘坐沪喀第九架次“浦东号”上海援疆旅游包机,从上海启程,耗时8小时,最终到达天山南麓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开启了8天7夜的南疆之旅。 

丝路重镇莎车被誉为“十二木卡姆之乡”,欣赏民族歌舞成了游客们此行的第一站,近一个小时的演出,赢得游客连连掌声。 

上海援疆干部齐卫平介绍,今年上海已开行9架次援疆旅游包机,计划共开行20架援疆旅游包机及8趟援疆旅游专列。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更可筑就沪喀两地融情之路。 

莎车县民间木卡姆艺术团团长伊力哈木·热依木说,“随着旅游包机增多,我们演出多了,演员们和游客交流也多了。”游客们与演员拍照、互加好友,不少回去的游客还将照片寄送回来。走进陈列室内,不少游客拍摄的照片以及与演员的合影都挂在墙上。 

“现在很多游客都在我这儿订制小番茄。”莎车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正在接待游客的当地贫困户吐孙尼亚孜汗·艾麦尔乐得合不拢嘴,“如今游客多了,销路广了,赚得也更多了。” 

示范园内,蟠桃、蜂蜜、巴旦木等特色农产品吸引着不少游客,大家品尝后赞不绝口,纷纷留下种植户的联系方式。上海援疆干部蒯斌介绍,莎车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入上海孙桥农业园区的运营模式,进行了全套现代化组培体系改建,贫困户仅通过番茄种植就能增加不少收入。而此前,像吐孙尼亚孜汗·艾麦尔家这样仅靠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当地农户,每月家庭总收入不过千元,“依靠旅游包机,不仅让当地的农副产品走了出去,更铺就了一条脱贫之路。” 

此外,旅游包机也为莎车县和上海两地的青少年筑就了融情之路。蒯斌介绍,该架包机到达当日便携158名莎车当地青少年返回上海,参加为期一周的“手拉手”青少年交流活动。 

近年来,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大力推进旅游援疆工作,以“引客进喀”“送客进疆”为主要突破口,全面助力喀什地区打造中国国际丝路风情旅游目的地,力争今年上海到喀什的游客人数突破200万人次。

相关推荐
海纳百川,美美与共——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开放答卷”

有吨位,更有站位。上海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穿透这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雨,劈浪前行,与世界共求“美美与共”的确定性。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