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古代山西的“丝绸之路”

责任编辑:刘瓅泽 2018-09-12 15:55:00

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亦成为丝绸之路东端著名的城市。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批的使节、商人、僧侣往来于平城、晋阳(今太原)一带。大量史料证实,山西曾是丝绸的重要产地。

180493688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纺织业有了大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丝织品送往京师,销往海外。生产自江南、山西的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进入欧洲、中亚市场,西方的珠宝、玻璃制品经过新疆、甘肃,进入河南、山西,再流人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由此山西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古丝绸之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时形成了以山西为中心辐射四周的丝路文化圈。

从汉、唐到元朝,再到明清时期,山西继续续写丝绸之路的神话,明末清初,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山西商人继续活跃于海上丝绸之路,将山西的绸布、铁器、土产运往东南沿海出口,同时将海上进入东南沿海口岸的香料、水果、水产、木材等贩卖回内地。从历史上看,山西与丝绸之路并不陌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曾在丝绸之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推荐
为文物筑起“司法防线”:中国公益诉讼助力守护丝路文明

近年来,中国多地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筑起法治屏障。

全球连线|非洲七国学员山西研习针灸推拿 共促中医海外传播

7月30日至8月19日,“非洲法语国家针灸及推拿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几内亚、多哥、吉布提、布基纳法索、喀麦隆、贝宁、突尼斯7个国家的31名学员参加了为期21天的培训。

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强化金融外汇支持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以下简称“山西省分局”)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强化金融外汇政策供给,优化跨境金融管理服务,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5年1-5月,山西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跨境收支规模达79.2亿美元,在全省跨境收支总额中占比提升至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