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6大类15条措施全面加速国企科技创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27 16:32:14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李萌) 记者26日从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创新大会获悉,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将进一步加大国企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模式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创新考核机制等6大类15条措施,推动北京市管国有企业强化高精尖产业发展。

在8月26日举行的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创新大会上,北京市国资委发布了《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若干措施》。措施共6大类15条,具体包括成立国有相对控股的多元化创新投资公司、高精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模式创新,将建立研发投入准备金制度,到2020年重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要达到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8%以上。同时,还将支持推动高精尖产业员工持股,通过市场化引入的创新人才或者创新团队所需工资总额将可以单列。此外,还将采取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力度,加快存量土地盘活利用,优先支持发展高精尖产业等一系列新措施,全力推动北京市管企业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截至2018年6月,北京市管企业资产总额突破4.8万亿元,13家企业资产超千亿元,2家企业利润超百亿元,已建设各类研发机构377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56个、海外研发机构12家。

相关推荐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外交部:愿同各国一道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赋能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月30日表示,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新产品不断通过广交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平台完成首发首秀。中国的创新发展不仅服务自身也将造福世界,中方愿同各国一道,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赋能。

北京开行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