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马达加斯加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28 14:44:45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8月28日电 (记者文浩) “马达加斯加是世界第四大岛,地缘位置十分重要,地处印度洋西部和非洲东部航道的中心,是从太平洋、印度洋到非洲大陆的重要支点,也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杨小茸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中马历史交往源远流长。杨小茸表示,马达加斯加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予以积极响应,去年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访华时,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马也成为第一批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

“中国与马达加斯加自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去年两国领导人就建立中马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用马达加斯加朋友自己的话来说,中国是马达加斯加的好朋友好兄弟,是马达加斯加实现国家发展可以信赖的好伙伴。”她说。

2018年是中马建交46周年,回顾两国关系发展特点,杨小茸总结为一个“实”字。

她说,中国真心实意支持马达加斯加实现发展,赢得了马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和信任,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始终相互支持。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帮助马修建了国家公路、首都体育馆、国际会议中心、学校、医院、基层卫生站等一批基建项目,其中从首都塔那那利佛到第二大城市塔马塔夫的2号国道成为马最重要的经济动脉之一。中马贸易额与建交之初相比增长了百余倍。中国企业积极为当地创造就业,用工本地化率达到近90%,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对促进马经济发展发挥了良好作用。

据悉,中国从1975年起向马先后派出21批次、共计600多名医疗队员。从2005年开始,中国政府每年都邀请马方,人员赴华参加技术合作培训班,至今已为马培训了2000多名工业、农业、贸易、环保、教育、卫生、新闻、体育、司法、警务、军事、海关等各类人才。

展望中马两国合作的未来,杨小茸表示,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友好关系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一次大团圆,相信会议将有力推动中非、中马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她说,中马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重要机遇。两国政治互信深化,经济互补性较强。中马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重点在农业、渔业、加工制造业、旅游服务业和区域航空“五大产业”开展互利合作,积极构筑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贸易投资便利化‘三大支撑’。中方愿沿着这一思路切实帮助马方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将马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成果,支持马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指引和推动下,中马友好互利合作将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杨小茸说。

相关推荐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经委执秘:中国是非洲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克拉韦尔·加泰特7月8日表示,中国是非洲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马达加斯加外交部前秘书长:非中能力建设合作助力非洲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堪称奇迹的快速增长。如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发展提供了经验、带来了希望,被许多国家视为值得借鉴的典范。

秀我中国|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位黑皮肤的“中国博士”

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新华社记者遇到了一位黑皮肤的“中国博士”,在与他的交谈中,感受中非跨越山海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