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日智库专家热议“一带一路”合作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9-25 14:57:32

全球化智库(CCG)与日本“一带一路”研究中心(BRIJC)日前共同举办“中日合作发展研讨会”,两国智库专家及日本企业界代表就两国关系发展、“一带一路”合作、区域合作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CCG理事长王辉耀在致辞中表示,中日两国作为邻邦,有着很长时间友好合作的历史。未来,中日在“一带一路”,TPP、RECP等区域合作,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日本“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是日本首个专门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智库。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担任其最高顾问,并聚集了来自日本外务省、经济产业省、媒体等50多位专家顾问。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平泽顺从个人经历和企业具体实践的角度介绍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年来,中日企业在商务领域日益深入的合作。他认为最初的20年,中国需要日本的资金、技术,日本需要中国廉价劳动力,催生了众多商机。而之后10年,中国需要更多更高的技术,日本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最近10年,这一趋势没有变,且中国在IT、金融科技等领域已领先日本,值得日本企业学习。日本企业应该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丸红早已与中国企业携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密切合作,取得了丰富的合作经验。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立命馆大学教授周玮生认为,终极目标是要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日可以在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低碳共同体或能源环境共同体。他说,中日签署了《关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为中日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而备忘录中规定的三个重要领域是基础设施、流通和能源环境,也是“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开发杂志社编委会委员竹内幸史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宏大。他比喻道,中国就像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一个高远的理念可以带来一种软性的力量,吸引日本与中国携手合作。

日本中国研究所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会代表涉谷祐从海上能源运输的角度发表了看法。以前陆地和海上的运输分得很清楚,但在能源的运输上现在两者已很难区分。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李瑞雪表示,正如海上集装箱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贸易格局和开发模式,如果发展中欧班列的同时,能在沿线打造出国际性的物流集群,则会有助于产生新的开发方式。他指出,中欧班列会带来深远影响。

拓殖大学教授朱炎观察到日本企业对“一带一路”有很大兴趣,但大部分日企在参与“一带一路”上仍处于搜集资讯的阶段。他指出,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可以有几种方式:一是日本参与中国企业项目;二是中国参与日本企业项目;三是日本利用中国基建成果;四是日本提供经验教训;五是中国在“一带一路”的产业集群,日本可参与。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