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农业发展合作项目助力非洲粮食增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0-31 15:10:00

新华社联合国10月31日电 (记者林远)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发布了中国在几内亚比绍和莫桑比克的农业发展合作项目案例研究报告。

据悉,这也是中国首次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针对对外援助项目进行研究和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农业对外援助项目致力于满足受援国实际需求,切实促进了当地粮食增产,并提高了农户收入。

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介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推进全球农业援助领域的国际发展与合作,在农业发展援助多样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报告说,莫桑比克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测试了从中国进口的杂交水稻和旱地水稻品种,并筛选出了10种适合当地农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这些参加试验的水稻品种产量最高达到每公顷10.74吨,旱地水稻的平均产量超过每公顷6吨,是当地水稻品种平均产量的两倍。由于产量提高,当地农户收入也明显增加,在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于2018年4月成立,旨在加强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方面的战略规划、政策指导和整体统筹工作。发展合作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通过南南合作项目加强伙伴关系,扩大合作范围。这些项目将向发展中国家输送中国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资源,并因地制宜,提供具体解决方案,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关推荐
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

以“跨越时空山海,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为主题的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在京开幕。

国际观察|关税风暴下非洲贸易的突围与新生

美国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的所谓“对等关税”上月生效。其中,多数非洲经济体面临15%的关税,南非输美商品更面临高达30%的关税。

全球连线|非洲七国学员山西研习针灸推拿 共促中医海外传播

7月30日至8月19日,“非洲法语国家针灸及推拿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几内亚、多哥、吉布提、布基纳法索、喀麦隆、贝宁、突尼斯7个国家的31名学员参加了为期21天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