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铁凝:西吉是中国文学宝贵的粮仓

来源:宁夏日报 2016-05-21 16:05:52

铁凝在西吉讲课。

★核心提示★

5月13日上午,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在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西吉县开讲,中国作协主席、著名女作家铁凝首讲。她结合自己生活和创作经历,围绕“文学照亮生活、生活照亮文学”主题,为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呈上“一桌文化大餐”。在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文学创作者、了解“西海固文学”尤其是西吉文学发展情况后,铁凝感慨地说:“西吉是中国文学宝贵的粮仓。”

文学照亮生活

“文学灯光即使如豆,也足以照耀人类内心被忽视的轰鸣与褶皱,有能力唤醒人类最美好的品质。”铁凝动情的话语源自她爱上读书的青春。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风雨如晦,文化一片荒凉。但好学的铁凝总是能想办法弄来好书看,罗曼罗兰的《约翰斯多夫》像一缕阳光照亮了铁凝灵魂幽暗之处,狭窄而自私的心灵被解放了一点,“那时,我就产生了我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愿望和冲动。”

铁凝想方设法借来《聊斋志异》,被书中的狐仙迷住了。“青春年少的我觉得,狐仙反常规不甘压抑,是一个善良而明亮的生灵,让我灰暗的青春有了一抹亮色,有了一种沉入心底的非常甜蜜。”文学照耀着少女铁凝,让她做出了反常规的生活选择。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本来可以留在城里的她,毅然选择去华北农村当知青。她把劳作当成一种成就。当她在青青的玉米地炫耀因劳作而磨出的水泡时,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姑娘嚎啕大哭:“这活本该是我们干的,就不应该让你们干……”瞬间,情真意切的哭语把铁凝炫耀的心朴素了。

“西吉人脸上是有光彩的,那是受了文学滋养的明亮色彩。”这是铁凝看到的。

单小花,西吉县一名回族陪读母亲,生活的贫寒等让她郁闷、枯燥、烦恼……是文学让她从现实的不如意中解脱出来,她把自己的故事诉诸文字的清辉里,如她家墙壁上字画所言:文学点亮心灯。“每当把自己陈年淤积的喜怒哀乐与随想写出来,压抑的心情就轻松了好多,心灵感到莫大的慰藉和融通。”目前,单小花的《磨难的岁月》、《梅之死》等几十篇散文发表在《葫芦河》等报刊杂志上。

当铁凝看到单小花在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在一张小小炕桌上坚持写作时,泪花在她眼中打转,她深深地拥抱单小花,“你太不容易了,太爱文学了,太好了……”

在细雨中,铁凝拜访了西吉县双腿残疾农民作家王雪怡,称赞其是“西吉的史铁生”。王雪怡告诉铁凝:“书、报纸、老皇历……家里带字的东西让我看个遍,然后,我就去写《月亮之上》等散文和小说,我写作,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稿费,而是为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渴望。”文学是王雪怡另一副拐杖。

对于单小花、王雪怡等不甘于坎坷命运的西吉人来说,文学是一缕阳光,温暖着他们,清洁着他们。他们在读书或写作时,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生活照亮文学

“当文学写作成为我的职业和自觉行为时,是生活照亮了文学创作道路。”铁凝列举她的小说作品《咳嗽的天鹅》来佐证。

《咳嗽的天鹅》故事原型是,铁凝到大兴安岭地区采风,一位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讲述的。这位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救了一只患肺病而咳嗽的天鹅,病愈后,养不起天鹅,便送给公园,公园管理人员却宰了天鹅招待这位林业站工作人员。铁凝得到这一故事后,并没有轻率而粗糙地写一个单纯的生态保护故事,而是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丈夫给妻子看好病才离婚的故事,消化故事,并调动生活素材予以补充、研究。因此,《咳嗽的天鹅》表达的不是一种不关痛痒的情调,而是发现并升华巨大的温柔、明亮而向上的情感。

“我对西吉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作家把文学素养浇筑在民族脊梁上。他们的创作不是空想,不是狂想,而是结结实实生活照耀的文学创作。”铁凝说。

西吉县回族女作家马金莲出版了《父亲的雪》《碎媳妇》《长河》《马兰花开》等小说作品150余万字,获得郁达夫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的所有作品都是生活的恩赐,是生活给了我创作的源泉。”马金莲说。尤其是《碎媳妇》是以作者自身生活经历为原型,糅进了单家集回族媳妇的生活,“我和铁主席有过同样磨出水泡的经历,在我无职业而在乡下当小媳妇的岁月里,割麦子时也跟着男人们、嫂子弟媳妇们一趟趟赶麦趟,手指、脚趾磨得水泡加血泡。闲暇时分,我就融入单家集披着盖头的回族妇女中,用心观察体会并写作她们的生活。”

中国文学宝贵的粮仓

在西吉县调研讲课期间,还有一个人感动了铁凝。

他叫马建国,腿脚残疾,却痴迷诗歌写作。他写了大量诗歌,却无处发表。他把诗歌“发表”在自家墙壁上,邀请村子里人来诵读。他把诗歌“发表”在门板上,背着诗的门板去赶集,高声朗读“回首家园月弓残,惜别故土赴秦川。愁心一片托云燕,哭泪两行湿青衫”等自己创作的诗歌,那是一种不管不顾的沉醉。

在马建国四壁贴满诗歌的家中,铁凝被诗拥挤着、碰撞着。铁凝是那样的迷醉,那样的满心欢喜,满眼的欣赏,不断地叫好。

在西吉这篇热土上,文学种子随风而安,稍有雨水和阳光,种子便会发芽,便会成长,有的长成参天大树,如郭文斌、了一容、火仲舫、古原、火会亮、单永珍、马金莲、李义、牛学智等知名作家;有的以小草野花的模样存在着,虽然不大,但都很努力,比如王雪怡、单小花、康鹏飞、马建国等农民作家正在崛起。

“我们有280多位文学创作人才,有《葫芦河》等平台,有党委、政府倾心打造的‘中国文学之乡’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西吉籍作家先后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冰心文学奖、春天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国家级文学奖项20余次,有50余人次获取了自治区、固原市所有文艺奖项等。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西吉籍作家、诗人已经有50余人出版了个人专著;有80余人次的作品入编国家级作品集。因此可以说,文学是西吉县最茁壮的庄稼。”西吉县文联主席毛兆平向铁凝汇报。

铁凝接过话茬说:“西吉也是中国文学宝贵的粮仓。”(记者 王玉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