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地下通北斗: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1-23 09:26:43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王立彬) 在我国偏远地区,地下水监测站点信息可以通过北斗系统全覆盖地安全传输——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使我国地下水监测专业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

记者22日从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获悉,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2018年全面完成。这一工程建成国家级地下水专业监测站点10168个,全部安装一体化自动监测设备,实现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和人类活动经济区地下水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数据接收,与水利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这一系统每年产生近9000万条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数据。这将为我国水资源科学管理、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通过基于北斗传输的自动监测站点建设,解决了无信号网络覆盖或信号较弱地区的监测数据传输问题。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首席专家李文鹏对记者说,监测站点有两种传输模式,一是基于移动通信的物联网技术,技术成熟,用电量小,费用便宜,经济可靠,但不适用于通信信号差及无信号地区;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方法,设备费用较高且需要防雷、防盗,但技术成熟,能在无通信信号地区实现数据传输,全覆盖而且保密性强,是未来对地观测理想的信号传输模式。

据悉,北斗卫星通信技术2018年起应用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目前使用这一技术的地下水监测站点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份边远地区。

相关推荐
我国北斗系统加速与新技术融合发展

通过高精地图实现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化实时监测维护的石油管网、一颗与现实地球高度一致的“数字地球”……这些都是北斗系统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成果,“北斗+”“+北斗”正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

北斗系统加速“出海”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导航定位合作

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23日至25日在成都举办。本届年会期间,北斗系统国际合作成为热议话题之一。

土耳其土中商业促进友好协会主席:期待与中国加强科技合作

“中国在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是中国科技进步的缩影。”近日,土耳其土中商业促进友好协会主席阿德南·阿克佛拉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祝贺北斗系统正式开通,认为这一科技成果将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