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为了巴基斯坦的万家灯火——记两代中国电力人的薪火传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2-12 10:41:05

新华社伊斯兰堡2月11日电 (记者蒋超) 2月5日,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一,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的园区里,22岁的林玮和巴基斯坦同事们互道着“新春快乐”。这是她走出大学校园后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的春节,对她来说有点特别。在这座电站坚守了两个春秋的父亲林庆科要回山东老家过年了,而作为女儿的她,毅然留在电站,担负春节值守。为了巴基斯坦的万家灯火,两代中国电力人薪火传承,用心守护这一片光明。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于2015年7月正式动工,比计划工期提前200天投产发电,这里面就有林庆科的一份功劳。林庆科2016年11月前来萨希瓦尔参加建设。此后的两年春节,他都是在项目工地和园区里度过的。

“我和女儿是两代电力人,我还是一名党员。只要我的巡检、检修工作能做到最好,保证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当地每家每户都用上电,我就感到非常满足。”在农历腊月岁末之际,记者在电站见到了林庆科。

“我刚来这里工作时已经是秋天了,没想到天气还这么热,时不时还有沙尘暴,蚊子特别多。生活条件很艰苦。”他说。

林庆科已经年过五旬,从事了一辈子电力行业的他深知建设与运营一个电站的不易。女儿林玮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拥有自动化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双学位,一心要追随父亲的脚步,报名应聘前来萨希瓦尔电站工作。她说,“在这里做项目很锻炼人,自己还年轻,想奋斗拼搏一把”。但是,父亲最初并不那么支持她。

“这里环境条件艰苦,我也是心疼女儿,不想让她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来。”林庆科说。

最终,林庆科还是支持了女儿的选择。但甫一到这里,林玮就理解了父亲的苦衷。

“我知道爸爸这个工作是要下车间的。过去他在山东济宁电厂时,下班回来就经常是一身泥泞、一身灰,工作服都要洗很久。当我到这边后发现,原来他比以前更辛苦,工作也更难做。我很心疼他。”林玮说。

林庆科是电站检修部锅炉辅机班的技术员,林玮刚入职,从人力资源部的办事员做起。岗位的不同让父女俩在工作时间内并没有太多交集。但八小时之外,林庆科还是很享受和女儿相处的天伦时光,父亲的指导与照顾也让林玮觉得很安心。

2018年,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共发电90.4亿度,解决了上千万巴基斯坦人民的用电需求。连续两年没有与家人共度新春的林庆科,今年特地被公司安排回家过年。然而女儿选择了坚守岗位,这让他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说心里话,让女儿一个人在海外过春节,作为父母是非常不舍的。但她既然投入到这个事业了,就要做出她的这份努力。”林庆科说。

春节前,林玮把父亲送上了开往旁遮普省省府拉合尔国际机场的班车。

春节当天,林玮还是和往常一样去员工食堂用餐。只是,平时坐在餐桌对面为她添菜的父亲,此刻出现在了手机视频连线的屏幕里,和全家人一起向她送出新年祝福。

“要保证给巴基斯坦当地人民供电,就一定要有人坚守在这里。以前是父亲,现在是我。能贡献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我觉得很自豪、很开心。可能这就是我与父亲之间的一种传承吧。”林玮说。

相关推荐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批农机装备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农机装备分发仪式4月28日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全国粮食保障和研究部部长拉纳·坦维尔·侯赛因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将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讲给你听——访纪录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导演白志军

近日,随着中巴合拍纪录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第一季《一路千年》在央视播出,一条被誉为“中巴友谊之路”的喀喇昆仑公路被人们熟知,一段中巴两国人民世代相连的深情厚谊为更多人了解。

中国援巴基斯坦中巴友谊医院项目造福当地民众

中国援巴基斯坦中巴友谊医院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要民生援助项目,是中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