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上服务外包产业合作空间广阔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7-03-03 15:14:28

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3日电(记者赵旭)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与服务外贸规模逐步扩大,成外贸发展和对外开放新引擎,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增速明显。未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合作空间广阔。

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5.2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4.2%。同期,服务外包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成为一大亮点。2016年,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为1472.3亿美元,执行额1064.6亿美元,分别增长12.45%和10.11%。增速均超过同期全国外贸增速,成为对外贸易及服务贸易中的一大亮点。

数据同时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增速明显。2016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服务进出口额合计1222亿美元,占比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额占比达21.5%,比2015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同期,我国主动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执行额121.29亿美元,占全国总规模的11.39%,占服务贸易总额的近10%。其中,中东欧16国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增长26.30%,东南亚11国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为65.7亿美元,成为增长率最快和规模最大的两个区域。乌兹别克斯坦、东帝汶、阿富汗、波黑、罗马尼亚、巴林、也门等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

未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服贸合作方面的潜力已显而易见。具体到服务外包领域可以看到,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方面表现活跃,存在广阔合作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姜荣春认为,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少已是全球服务外包版图中的活跃国家,如以印度为核心包括中国、菲律宾、孟加拉、越南在内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已是承接全球第一大离岸业务集聚区;以波兰、保加利亚、捷克为中心的中东欧地区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另一重要集聚地;俄罗斯则凭借其高科技人才在从事高端研发设计服务方面占有独特优势等。

虽然中国与上述国家同为承接国,理论上具有竞争性,但各国所处的价值链分工水平不同以及语言文化等因素导致所提供业务存在明显差异性,互补效应更为显著。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表示,从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看,目前有许多不确定条件对全球服务外包增长影响加大,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依然没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演变,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自由,市场融合程度加深,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速整合,服务外包对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意义前所未有。

她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服务业吸收外资的占比也在稳步提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在不断增强。

国内方面,经济新常态下服务经济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服务业发展环境日渐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生产要素加快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转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世界贸易强国和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新契机。

据悉,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服务贸易发展专项引导基金,以扶持服务贸易发展,引导服务出口。

相关推荐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9%

商务部4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3095.6亿元,同比增长9.9%。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丨以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为抓手稳外贸扩内需

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是稳外贸、扩内需的重要抓手。会议围绕着力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作出系列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