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深圳今年将建成“千园之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3-12 10:29:51

新华社深圳3月12日电 (记者王丰) 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今年深圳全市建成和开放公园数量将达到1000个以上,实现“千园之城”目标。

据了解,目前在深圳2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973个各类公园。预计在9月底前,深圳市城管部门将再完成全市40个公园的新建和改造提升,并完成全市公园地图和手册编制,届时深圳全市的公园数量将超过1000个。

深圳一直在持续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公园数量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个,增长到现在的973个。

从2006年开始,深圳精心构建“森林(郊野)公园-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城市中央,各具特色的综合公园构成了城市的绿色躯干;一些可用的绿地、住宅区边角的地方都拿出来“见缝插绿”,形成社区公园;城市近郊山体绿地转化成郊野公园、森林公园。

在公园品质提升建设的过程中,深圳涌现出一批定位鲜明的城市公园。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深圳人民公园被评为世界月季名园,梧桐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位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推荐
深圳全球服务中心启用

4月29日下午,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全球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一当地打造的综合性国际服务平台,由南山区商务局统筹协调,深汇通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平台服务”理念,旨在推动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助力外企更好走进来。

向世界讲述绿色丝路故事,这些视频作品获奖

4月15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指导,“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主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第三届颁奖典礼暨第四届邀约仪式在深圳举行。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构建全链条出海服务体系 助力中国产品直抵非洲市场

日前,“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非洲50余个国家400余家实体门店纳入一带一路中心绿色产品交流转移海外网络,打通了中国绿色产品进军非洲的高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