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俄首座跨界江公路大桥施工忙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3-14 15:26:36

新华社信息哈尔滨3月14日电 (记者王建) 3月的中俄边境城市黑河,依然是冰天雪地,黑龙江江面零下20多摄氏度,寒风刺骨。但在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施工现场,10余台起重机、挖掘机忙个不停。10多位工人站在一个刚完成的钻孔桩周围,用力地把一个大大的钢筋网徐徐放落到里面……

中俄黑龙江大桥是中俄两国首座共建的跨界江公路大桥,连接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大桥项目于去年12月24日奠基,经过一个月时间的筹备,1月22日,中方一侧工程正式进入大桥主体的施工阶段。

站在黑龙江中方一侧,可以看到对岸俄方起重机、挖掘机等也正在施工。黑龙江大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德惠说,为了解决大桥建设资金问题,中俄两国地方政府成了合资公司,双方同时施工,目前俄方完成的工程量比中方还多。

据了解,黑龙江大桥项目中方部分共有8个承台,要建成125个扩底钻孔桩,冬季施工阶段要完成62个,已经完成了57根,目前正进行主桥一号墩和二号墩的打桩施工,给钻孔桩埋设钢筋网以防塌口。

大桥施工最大的难题就是极寒天气下作业。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所有的材料都要经过实验室的检测才可运送到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温度标准和施工标准,除了组建具有监控全程施工能力的实验室,施工方还建起了全保温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车间及5个供暖锅炉。

大桥项目总监李昶说,水上桥梁施工受制约多,必须要考虑到结冰期和汛期的影响,这里施工前要把所有钢筋、砂石等原材料都进到暖棚里,就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出罐温度和入模温度10摄氏度以上,才可实现低温施工的标准,保证低温施工的质量。

“黑龙江大桥的计划使用期100年,而且是中俄两国合建项目,质量问题丝毫不能懈怠。”李昶说,在施工前一个月,他们和俄方就开始了中俄联测工作,聘请国内权威专家、使用先进的高精度仪器,目的就是要统一两国的施工标准、测量控制网,达到最后中俄双方桥体无偏差、零失误合龙。

建设者们也在承受着极寒的考验。来自哈尔滨市阿城区的史文斌是一名焊接工,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江面,他正在焊接管道。只见他全副武装,带着一个黑色皮帽,并用围巾缠住,只露出一双眼睛。“现在还好点了,最冷的时候零下40多摄氏度,已经干了一个多月了。”

“在施工这段时间正是黑龙江最寒冷的日子,夜里的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50摄氏度左右。”项目安全部部长吕德群介绍,从开工到现在,工地一直是24小时作业,机械开了就不能停,因为预热还得需要五六个小时,所以歇人不歇工,工人三班倒。

160多名建设者们在寒冷的黑龙江江面上,已经奋战了1个多月。据董德惠介绍,到4月末,冬季施工结束,中方侧4个桥墩的钻孔桩将全部完成,之后将在钻孔桩上安装承台。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称赞中坦合作成果显著

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1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出席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开业仪式。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