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乌兹别克斯坦图片展在沪举办 推进“一带一路”交流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3-17 14:36:19

新华社信息上海3月17日电 (吴宇、刘翔翔) “张骞是中国驻中亚地区的第一位使节。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把乌中两国的人民联系在一起。”在近日于上海图书馆举行的“魅力乌兹别克斯坦图片展”上,乌兹别克斯坦驻沪总领事阿戈扎姆赫德热耶夫·萨伊达卡摩勒对中国西汉时期凿通西域的杰出外交家张骞的评价,可谓别开生面。

今年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建交25周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携手塔什干市政府、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学院、乌兹别克斯坦摄影之家、乌兹别克斯坦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主办的“魅力乌兹别克斯坦图片展”,展出了53张由乌兹别克斯坦摄影家拍摄的作品,为中国观众了解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文化、人民生活与发展成就打开了一扇窗户。

萨伊达卡摩勒表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联系着欧洲和亚洲的经济,更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迄今为止,沿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许多建筑古迹,时刻提醒着年轻一代有关古代丝绸之路促进睦邻合作、文化相融、科技和教育交流的历史。”

展望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给乌兹别克斯坦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萨伊达卡摩勒认为,人民间的友谊和理解是社会进步、精神团结、创造力涌现的基石,乌中合办“魅力乌兹别克斯坦图片展”等纪念两国建交25周年的系列活动,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注入新活力。

近日,中乌双方还在上海大学举行了阿里舍尔·纳沃伊雕像揭幕仪式。阿里舍尔·纳沃伊生于1441年,是乌兹别克斯坦著名诗人、学者和思想家,被誉为“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文学的奠基人”。

出席雕像揭幕仪式的塔什干副市长拉赫莫诺夫·巴赫基亚尔认为,在上海大学树立纳沃伊的纪念碑,是乌中两国人民友谊深厚源远流长的象征,也将促进上海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的合作交流。

尼吉娜·拉苏列娃是一名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去年9月从乌兹别克斯坦来到上海大学攻读中国当代文学博士学位。她向新华社记者表示,表现乌兹别克斯坦风土人情的图片以及在乌兹别克斯坦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阿里舍尔·纳沃伊的雕像落户上海,不仅唤起她对家乡的回忆,也让她感受到乌中两国日益密切的的文化交流。

“我相信深入的文化交流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尼吉娜说。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