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畜牧业供给侧改革为吉林换来“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3-22 10:19:36

新华社信息长春3月22日电 (记者张建) 在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通榆县边昭镇,坐落着一家集肉用驴饲养、繁育、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吉林佳佳香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驴肉系列产品热销上海、广东、辽宁等地,也是当地脱贫攻坚和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之一。

企业董事长尚怀珠告诉记者,之所以五年前选择落户这里,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既是因为当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又是因为当地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投资政策环境,更是因为当地近年来推行的“无疫区”建设让企业下定决心大干快上。

“无疫区”是指在特定地域、规定期限内无特定动物疫病。“无疫区”建设则是指在国家认可的特定地域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动物遗传材料等流通实施有效控制,达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对于一个区域而言,无疫区不仅是对畜牧行业公共卫生和产品安全能力水平的高度认可,更被视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形象的标志之一。

近年来,除了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发展特色养殖等各地推出的普惠性政策,吉林将“无疫区”建设作为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监测体系、监管体系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建设,发力向畜牧品牌和质量要效益,全力打造全国优质畜牧产品生产基地。2016年,吉林畜禽养殖业产值达1430亿元,同比增长6.3%,占农业总产值的45%。

作为国家级“无疫区”,同时也是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建设的国际化“无疫区”,永吉“无疫区”自从2012年建成后,每年都能迎来全国各地60多个团组考察学习建设经验,也吸引了一批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永吉县畜牧业管理局局长郭维安说,随着永吉“无疫区”品牌效应的逐渐放大,当地对于前来投资的企业也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畜牧业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成为首选。

如今,吉林持续推动的“无疫区”创建正在换来“真金白银”。和佳佳香牧业集团一样,冲着吉林“无疫区”建设的东风,雏鹰、中粮、温氏、齐全、新希望、正榆、大北农等众多国际、国内领先的大型畜牧企业纷纷在吉林布局建设大项目,抢占发展良机。

“市场行情不是最可怕的,搞养殖的最怕的就是动物疫情。‘无疫区’建设让养殖户尤其是上规模的现代化养殖企业吃了定心丸,这也是外地畜牧业投资者来吉林投资兴业的重要原因。”尚怀珠说。

吉林省副省长隋忠诚表示,“无疫区”是一个响亮的品牌,人们一听说是从吉林“无疫区”出来的产品,就感到放心、安全,这也是吉林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

相关推荐
吉林:2024年各口岸人员往来和跨境运输数量持续增长

记者从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了解到,2024年,吉林省各口岸人员往来和跨境运输数量持续增长,吉林边检总站累计服务保障出入境人员174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9.4万辆(列、架)次,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86%、62%。

通讯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记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

吉林省自2018年起承担援萨摩亚医疗任务,向该国派出首批医疗队。此后,在这个遥远的岛国,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疗队用专业和仁心赢得尊重,也收获了当地民众朴实真挚的友情。

蹄下生金闯新路——青海玉树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紧贴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为目标,对现有产业链进行补链、延链、强链,探索形成良种繁育、科学养殖、屠宰加工的发展模式,牦牛产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