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1日电 (记者盖博铭、钟雅) 由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发起的“藤蔓计划”日前走进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在华留学生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搭建求职培训平台。
“我可以帮助你们拓展对外贸易。”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进修的卢卡斯正拿着简历和面试官沟通,“我有海外工作经历,希望能全职工作。”交流会上像卢卡斯一样对中国企业感兴趣的同学不在少数。“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参加。”来自韩国的俊英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日语,“我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希望中日韩三国的语言背景能够让我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工作。”
北京中立格林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青介绍,外籍雇员通常会给整个团队带来全新的视角,这种独特性非常适合企业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黄英表示,海淀有7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迫切需要熟悉当地文化,掌握当地资源的国际化人才。
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理事长张晓东介绍说,“藤蔓计划”为留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优秀科技企业的机会,促进会也将根据参加到“藤蔓计划”中的留学生在实习期的工作表现,评选出“一带一路”优秀实习生给予奖励。
“藤蔓计划”提出,在未来5年将有超过100个企业通过计划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直接获益;将有超过1000名国际生通过“藤蔓计划”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工作或合作关系;将有超过1万名国际生直接参与到“藤蔓计划”中来。
据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目前拥有来自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500余名留学生。北京理工大学在校的1900余名留学生中,70%以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