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发力“一带一路”或将改写全球医疗旅游版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4-12 15:06:37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许林贵、涂超华、高帆) 斯维特兰娜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俄罗斯妈妈,兼顾工作与家庭相当不易,但最让她烦恼的是腰颈椎病的长期折磨。

在老家伊尔库茨克,斯维特兰娜常去医院打止痛针,不过药效似乎维持不了多久。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闻东方的古老中医可以缓解症状。经过和朋友确认,斯维特兰娜决定带上孩子,飞向中国滨海度假城市三亚。在三亚市中医院,她每天治疗两个小时,其他时间和孩子们在海边享受悠闲时光。

“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见效快,还能度假,这太棒了。”她通过翻译告诉记者。

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近7年来到海南的俄罗斯游客约80万人次。有调查显示,其中近八成的人都会花时间做中医保健。

国际医疗旅游概念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到了上世纪80年代,该产业在哥斯达黎加、巴西等拉美国家蓬勃发展,这些市场以低廉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了一批欧美顾客。

据美国国际医疗行业组织无国界患者统计,每年全球至少有1000万人跨境接受医疗服务。该组织首席执行官约瑟夫·伍德曼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在国际医疗旅游业的崛起,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已跻身世界主要医疗旅游目的地。

约瑟夫·伍德曼说,中国市场刚刚兴起,潜力巨大,特别是中医对外国人很有吸引力。“我们相信中国的竞争力,与周边国家相比,一定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健康服务。”

针灸、推拿、拔火罐等外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疗法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说:“在世界传统医学界,中医的体系保存得最完整。中国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外国人为什么来?一定是冲着中医而来。”

去年夏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成立,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所获得法律认可的中俄合作中医院。院长王朝阳说,中医一大特点是绿色、自然,俄罗斯人民恰恰热爱自然,他们的文化里有很深的崇尚自然的精神。

在中国,来华就医的俄罗斯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新疆和海南。

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要冲,与中亚多国接壤,在文化习俗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走进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从医院外部标识到内部指示牌均有俄文标识。

据了解,该院自开设国际部以来,3个月时间内就已接待了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80多名患者。院党委书记吴越刚从哈萨克斯坦回国。他告诉新华社记者,哈萨克斯坦当地公立医院设备老化,服务能力有限,老百姓要排长队等着做手术。

他说,哈国民众选择来华就医的越来越多。因为两国疾病谱接近,中国医疗优势资源多,合作条件“诱人”,哈方对中哈医疗合作积极性很高。基于区域患者普遍需求,该医院正在建设中亚骨科中心。

在海口,总投资29亿元的海南省肿瘤医院已投入运营。这家医院开设床位1200张,拥有先进医疗设施设备和良好就医环境。

如此大型的肿瘤专科医院在建立之初就把眼光投向了世界。投资方海南第一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蒋会成说,海南旅游资源丰富,又有辐射东南亚的地理特点,今后涉外医院突出中医疗法,再加强与国外商业保险合作,海南做强国际医疗旅游优势很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中国要建设融中医医疗、养生、康复、养老功能的1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和1000个示范项目。

如今,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在中国刚刚兴起,行业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一些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为改善这一情况,以海南省为例,政府正着手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建立中医健康旅游的质量保障体系。

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吴明说:“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国际市场的信任,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墨西哥首都举办“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

“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28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塞巴斯蒂安基金会举办,吸引来自艺术、教育等领域的近百名参观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举办2025年斋月慈善捐赠活动

3月20日,中国驻迪拜总领馆在迪拜德拉穆斯林社区举办斋月慈善捐赠活动,为当地劳工群体捐赠开斋饭。

中信集团总经理张文武:发挥产融并举综合优势 绘就全球南方共赢画卷

中信集团在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过程中,始终基于目的地国家自身产业需求,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照顾彼此关切,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