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已与逾30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谭博文 2016-06-03 11:02:00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快速推进,而发展路线也日益明确。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6月2日在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透露,目前中国已经和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据张向晨介绍,合作协议的成果主要是体现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上,比如,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匈牙利-塞尔维亚铁路、中国-俄罗斯东线天然气管道、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一批示范项目已经建成或者积极推进。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在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下一步在“一带一路”实施的过程中,六大经济走廊将是优先发展的方向。目前进展最快的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公路项目已有合作,铁路项目也在探讨,电站项目已经开工,而其他项目也会在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后陆续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势头明显。据承包商会统计数据,2015年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合同金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房秋晨预计,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合同额占比会进一步提升,有望达到50%-60%。

“‘一带一路’倡议首要强调的就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看来,“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下行的缓冲期措施是一个最好的措施,也是最好的时期。但问题是,目前基建所需的资金缺口非常大。”

缺口有多大?毕马威中国基础设施团队主管冯栢文给出一组数字: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将高达20万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每年在基础设施领域内的投资需求约为2万亿美元,但其中半数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保障,中国做了很多努力。张向晨指出,目前中国政府主导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作为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发起成立了多个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基金,包括中国—阿联酋共同投资基金、中法基金、中国拉美产能合作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等。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在昨日的论坛上透露,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国开行在“一带一路”国家贷款余额已逾1000亿美元,大部分涉及基础设施领域。

相关推荐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与尼日尔、贝宁签署标准合作协议

2024年9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与尼日尔国家标准化计量与认证署和贝宁国家标准化计量与质量控制署在京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标准化合作与标准协调对接,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美媒:埃及新首都地标建筑物由中企建造

方尖碑形状的“标志塔”摩天大楼高耸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45公里处的沙漠之中,是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标志性的耗资数百亿美元的新行政首都闪闪发光的核心。新行政首都将容纳埃及的政府办公机构,最终目标是容纳约500万居民。

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再签炼油化工大型合作协议

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10日就福建古雷二期项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二期项目计划建设16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裂解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装置,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