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16 09:56:00

金融对外开放

新华社信息上海6月16日电 (记者桑彤、杨溢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银行投入运营,人民币加入SDR,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已进入新阶段。业界认为,面对新局面,未来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在路径遵循及平衡开放与安全间机遇与挑战并存。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分别推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然而各自为战之下,疗效缓慢。

在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中,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尤为重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刚刚结束的“2016陆家嘴论坛”上分析认为,主要体现在六方面:一是维护全球汇率稳定;二是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改善;三是改善国际主权债务的重组体系,维护债务的可持续性;四是研究监督和管理跨境资本的流动;五是完善全球的金融安全网;六是人民币加入SDR后如何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当务之急是合理协调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使其对于全球市场影响尽量减少负面冲击,更多带来积极的影响。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中国汇率的灵活性并非主要打击投机行为,更重要的是和经济周期调整联系起来。从时间维度来说,汇率的灵活性不是指短期的波动,而是符合经济周期的波动,要让汇率成为经济周期调整的载体。“ ”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看来,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调整,加上清晰的、稳定的政策预期,才是中国能够平稳应对美元走强周期很重要的方面。“灵活地运用汇率调整,而不是草率的推动资本项目管制,是在此前多轮美元走强周期下,新兴经济体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训。”

资本项目的开放,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开放的路线。一方面要把国际投资者引进来,另一方面要把国内的产品放到海外市场去挂牌,无形中扩大中国市场上形成的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巴曙松表示,从目前的形势看,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还有可操作性的选择方案,既可以达到开放的目的又能保证整个开放过程的可监控,对市场的冲击在可控的范围内。“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要立足国情实际,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合理吸收、消化、运用国际先进经验成果,着力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使开放的节奏和力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要进一步便利境内外市场主体进行跨境投资,择时启动深港通,完善沪港通。继续推进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地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进一步拓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支持境内企业做优做强。

相关推荐
财经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稳健复苏 仍面对多重挑战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与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和发展伙伴近期举行经济简报会。从会议上各方释放的信号来看,巴新经济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复苏。不过,与会者们和场外分析人士都警告说,该国经济仍面对多重挑战。

陕西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深化

2024年,陕西聚焦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提升金融开放支持经济发展水平,跨境人民币示范网点数量扩大至33家,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深化。

世界经济论坛呼吁携手应对多重挑战

为期5天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0日在瑞士达沃斯落下帷幕。众多与会政界、商界、学界代表呼吁各国弥合分歧、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多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