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150余家德国企业赴沈阳寻找“中国机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16 11:22:00

新华社信息沈阳6月16日电 (记者赵洪南、石庆伟) 第二届中德制造业合作论坛15日在沈阳举行,包括宝马、西门子、诗道芬在内的150余家德国知名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寻找“中国机会”。

德国黑森州经济与交通地区发展部中国事务负责人诺博特·诺伊斯说,中德两国同为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态势。中国已成为德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和利润来源地,宝马、西门子等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高额回报。未来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双方之间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

德国诗道芬集团总裁马丁·哈斯说,虽然辽宁与德国地理距离跨越上万公里,但辽宁与德国在智能制造领域有着共同的追求。“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上是一致的,都是把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放在第一位,这将为中德之间的深度合作带来更多良好的契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选择来沈阳寻找“中国机会”?

马丁·哈斯说,沈阳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拥有百年工业积淀和百万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高素质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及贴近客户是工厂选址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沈阳恰恰具备了德方所需要的因素。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荷骏飞认为,中国东北地区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转型中的东北,正在从代工厂向创新、服务和以市场为导向转变,这将为中德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二线城市将越来越吸引投资,并为企业提供在中国进一步拓展的潜力。

“德国资本对东北关注度超乎预料,越来越多的德企日益深度融入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来,为结构性改革注入新生力量。”沈阳中德装备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宝军说。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表示,德国与中国东北地区产业基础相似,具有较好合作基础。引进德国先进制造,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上的东北快车:中欧班列(沈阳)两年开行1662列

3月4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两周年。两年来,累计往返开行中欧班列1662列,开行数量居东北第一。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截至10月28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今年的旅客吞吐量在东北地区率先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

搭台引资、出海抢单:辽洽会展现中国东北市场“磁吸力”

9月26日至29日,辽洽会在沈阳举行。这是继今年6月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后,辽宁再次搭建国际经贸平台,吸引国内外多个经贸代表团、“世界500强”和全球知名企业的高管共谋发展新机遇,参展企业、参会外商规模再创辽洽会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