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央行大幅开放债市意在人民币国际化

2016-02-25 09:14:00

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姜琳)在境外央行类机构陆续进入的基础上,我国债市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允许各类境外金融机构及其向客户发行的投资产品、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投资银行间债市,同时取消了投资额度限制。

专家表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大幅波动,此时推出这一举措主要意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缓解资本流出压力。

“央行这次开放债市特别强调引入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核心就是吸引美元入境。”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长期投资者不太考虑短期汇率波动,而看长期回报。当前我国债券与境外相比仍存在较高利差,如果能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将有助于国际资本均衡流动,减少外汇储备消耗。”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房地产、基建和出口步入长周期调整,随之下降的人民币资产回报率客观上导致了一定的资本外流。此时大幅开放债券市场,无疑有利于提高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改善资金外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市场规模扩大,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也在扩大,但资本账户管制和有限的债券市场规模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此次央行基本上放开了所有类型境外机构的准入,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在促进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增长,推动人民币从结算、交易货币到投资、储备货币转变的同时,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利率汇率改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李奇霖说。

在鲁政委看来,更为多元化的投资人对债券市场颇为关键,能助其更好地发挥市场化收益率曲线的基础作用。此外,近期我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债压力很大,如果有更多投资人予以承接,对当前宏观政策执行和实体经济发展也大有好处。

种种利好之下,债券市场加速开放的步伐清晰可见。2015年4月底,央行批准汇丰、摩根士丹利和法国巴黎银行等30余家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短短三个月后,又全部放开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和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的额度限制和投资范围,并将审核制改为备案制。而此次境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公司等获批入场,境外投资机构基本全部放开。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已经有292家境外央行主权财务基金等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

“稍微长远一点看,这件事对汇率影响挺重要。”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随着资本项目开放不断深化,我国债券市场加快开放是必然趋势,从投资范围扩展到投资者扩容、投资规模扩增,多层次的开放政策值得期待。

相关推荐
外资投资中国债市更便利

5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公告,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依法合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中国何以成为境外投资新“蓝海”

配置中国资产就是投资未来成长。中国债券受境外投资机构青睐,显示出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

我国银行间债市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日前发布通知,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进一步支持低碳转型及绿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