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27所大学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

责任编辑:谭博文 2016-04-06 16:36:00

新华社信息厦门4月6日电(记者付敏)作为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5日在厦大启幕。

据介绍,本次论坛吸引了全球27所大学校长及孔子学院院长等60多人参会,围绕孔子学院对促进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作用、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互鉴、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等三个主要议题展开研讨。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为教育提出了新的重大时代命题;“一带一路”不仅助力孔子学院发展高飞,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中也大有可为。

“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构建高校、孔子学院以及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与作为是需要我们应当共同认真思考、合力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朱崇实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佛瑞迪·波依认为,作为最早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该校与中国加强联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南洋理工大学与天津、苏州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不久的将来还将与更多的中国城市合作。

印度孟买大学校长桑皆·德西姆克介绍,孟买大学的孔子学院正在探索中成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吸引了更多的印度学生报名孔子学院。孔子学院让更多印度的大学生认识中国,在了解中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合作。

厦门大学于1921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至今已走过95个春秋。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主题是“厦门大学走进世界”。校庆期间,厦门大学将举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获得者系列学术报告会,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中学校长论坛等活动。

 

相关推荐
文明对话|深海考古,打开中意跨海相知的“时光宝盒”

“当我们来到海底,看到码放整齐、数量惊人的文物,非常让人震撼,它就像一个时间胶囊一样。”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

百闻不如一见丨瓷沉深海 韵传千年——从沉船遗珍领略海丝瓷韵

让我们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从沉船遗珍中领略海丝瓷韵的百世风华。

文化中国行丨浪起千帆 深蓝宝藏——博物馆里的海丝遗珍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位于海南琼海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设有“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等展览,展出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