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企投资“一带一路”需防范金融风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06-24 09:11:00

200035885579975670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24日电(记者李滨彬)目前,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美联储加息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冲击,“一带一路”沿线部分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经济、财政状况已经出现明显恶化。中东、东南亚、中亚部分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通货膨胀高企、货币大幅贬值等现象,这无疑将加大“走出去”企业的信贷金融风险。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张婷婷指出,沿线国家的信贷和金融市场波动往往为企业项目的具体推进带来投融资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处于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弹性和韧性差,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容易受到区域外经济波动的冲击。同时,财政实力偏弱,政府财政赤字较高,对外资本依赖度高,面临货币贬值,汇率波动和信贷紧缩压力,容易导致资金成本上升,信贷和金融风险加大。

大公国际新近发布的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金融风险较大,绝大部分分布于低稳定及高风险级别。具体来看,新加坡仍为唯一高稳定国家。较稳定的国家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低稳定国家在西亚及中东地区分布最广。处于第四级别高风险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欧地区,该地区银行业外资比重大,货币错配严重,不良资产处置较为缓慢。在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金融体系稳健性正在恢复,但实质性问题未得到明显改善。

面对“一带一路”复杂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需要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提前了解投资环境,增强在这些国家经营和投资的经验和方法。

中诚信国际提醒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债务危机笼罩下的希腊各项财政指标均未达到国际标准,依然存在财政风险。受政治风险影响,土耳其和中亚五国货币持续贬值,值得密切注意;较弱的对外偿付能力给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一定的风险;柬埔寨和老挝外汇储备偏低,政府财政赤字较高、经常账户逆差;埃及局势动荡,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债务较高。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及金融机构部总经理张之皓建议,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开展业务之前,有必要首先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并设计风险管理系统;开展尽职调查、与当地企业或经验丰富的外国企业合作、雇佣当地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将可能降低经营风险。

张婷婷表示,对于政治及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如突发性地区动荡、政治格局突变、金融市场波动等,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加以解决,并建立相应的保险和再保险体系。同时应该通过建立区域性的风险应对与危机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加强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和联动机制,减少因信息不畅造成的成本负担;从企业层面,应加强对投资环境的了解,做好项目投资前的全流程投资收益评估等。

市场人士还建议构建“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金融风险的有效分析、检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协调各方的处置行动,共同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金融稳定。

相关推荐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落幕 中企斩获多项大奖

为期4天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中国企业荣获“全球移动大奖”的多个奖项。

中资药企助力巴西研发登革热疫苗

巴西总统卢拉当地时间25日宣布,巴西首款可大规模生产的100%国产单剂登革热疫苗问世。

以绿色理念守护地球家园——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助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项目建设时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项目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