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甘肃推进“一带一路” 新兴产业和国际产能成为重点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14 14:06:00

新华社信息兰州7月14日电(记者屠国玺、梁军)第22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7月8日至11日在甘肃兰州举办。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新平台,可以通过观察“兰洽会”,窥见甘肃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重点。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为甘肃开放发展的重点。

统计显示,第22届兰洽会共签约招商引资总投资额度7608亿元,创下历年兰洽会新高。据了解,本届兰洽会期间,甘肃省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商贸合作协议成为亮点。这主要是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后,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机遇,内陆甘肃再次成为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由改革开放时期的边缘地区一跃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在本届兰洽会签约的12个对外投资合作和进口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3.8亿美元,项目涉及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牙买加、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国家。

自去年白俄罗斯成为兰洽会历史上首个主宾国后,甘肃省与白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日益升温。今年6月底,甘肃省政府代表团访问了白俄罗斯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并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经贸、教育、卫生、旅游等方面合作的8个文件。

而在今年兰洽会上,甘肃省商务部门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投资”自由经济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决定开展多项经贸合作。按照双方签订的合作意向,甘肃省将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建设“甘肃省企业”工业区。双方决定推动设立一个工业区管理公司,来从事工业区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土地资源和不动产管理、提供运营和咨询服务以及为工业区招商引资等多项内容。

在本届兰洽会上,大数据平台、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和项目,成为境内外客商的投资关注重点。

甘肃省工信委主任臧秋华介绍,目前甘肃省正在努力打造“丝绸之路大数据”平台,通过丝绸之路数据中心暨大数据交易中心,汇聚沿线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建模、分析,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决策,推动甘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大数据中心。

目前,丝绸之路大数据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成立。这一平台将汇聚、整合甘肃省70多个政府部门的公共数据资源,依托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多位参加“兰洽会”的专家看好甘肃大数据产业的未来前景。甘肃省在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区位,可以有效汇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经济、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民生等海量数据,同时也为甘肃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在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此次兰洽会上,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也成为关注热点。这次兰洽会上签约引进的36个重点项目,涉及新材料、跨境电商、大数据等多个新领域。

兰州市政府副市长、兰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牛向东介绍,兰州新区目前正在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自2015年底,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后,目前已签约引进13个、总投资22.6亿元的产业项目,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4亿美元。已经开通运营了兰州至中亚、欧洲、南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和兰州至迪拜国际货运包机,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开放通道体系,有力推动了甘肃与中亚、欧洲、南亚的对外贸易。

同时,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目前正在筹建进口肉类查验场、进口水果和冷鲜产品指定口岸,并加快建设中韩产业园、中德产业园、马来西亚清真食品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

在跨境电商方面,兰州新区的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正在建设当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商品将可以直接面向西部消费者。预计今年10月份将正式运营跨境电商体验店,消费者可通过网络购买护肤化妆品、母婴用品、绿色有机食品、保健品、品牌服饰等五个大类进口产品。而在明年底,则将建成一个大型进口家私家具城。

相关推荐
上半年甘肃外贸逆势突围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3.8%

7月22日,记者从兰州海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出口85.6亿元,增长40.5%;进口266.5亿元,增长31.7%,增速排全国第一。

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逾352亿元

7月22日,兰州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甘肃外贸逆势突围,以33.8%的同比增速实现“总量稳增、质量攀升、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甘肃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开行

7月21日,261台商品汽车驶入兰州新区综保区,这批货值约2000万元的车辆将以“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模式运抵哈萨克斯坦——这标志着甘肃省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正式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