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孙欢杰 侯玉杰 史竞男)自贸区建设是“一带一路”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谈判签定自由贸易协定(FTA)项目开放市场,可以牵动金融、货物贸易等多方面的合作。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着力加强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来推进自贸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28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年度报告2016》发布暨百人论坛专家峰会上表示。
许宁宁指出,应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尤其是与项目所在国进行共同的可行性研究,因为这将成为自贸区谈判的基础。任何一个FTA的签署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相关的工作量很大,许宁宁建议有关部门要着力加大对可行性研究的支持力度。
在自贸区建设中,要加强中国国内内部的协调。自贸区建设涉及到开放市场,内部协调不好很难开放市场。而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市场,市场开放不了优势就打了折扣。
同时自贸区的建设正倒逼国内金融体制以及投融资体的改革,许宁宁指出,要认真地贯彻落实2015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加快相关的改革进程。
许宁宁说,FTA谈成后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产业合作。产业合作对合作方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利用开放的市场,利用零关税,加强产业合作,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形成更多的贸易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