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丰硕早期成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20 09:00:00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樊宇、王宗凯)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专家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近三年来成果丰硕,未来在推进过程中要更注重沿线各国“个性化”需求并注意防范风险,文化交流等软实力方面也大有可为。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三方面显著成绩:一是达成更广泛的国际共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各异,而这项由中国发出的国际倡议能够被广泛接受和认可非常不易;二是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三是文化支撑更加稳固。“一带一路”倡议的民间认同大幅提升。从企业界、学界到普通百姓,这一倡议在沿线国家越来越深入人心。

曹卫东说,这一倡议还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人才储备不足。“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母语并非英语,这对非通用语人才提出了更多需求。二是信息系统化欠缺。“一带一路”缺少一个大数据支撑的资料库,公众对沿线国家的国情缺乏了解,信息相对零散,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应用型的数据库来为“一带一路”作支撑。三是要让沿线国家更积极地参与,要有针对性地与相关国家展开合作,区分不同国家的关注点,在“最大公约数”这一关键点上做文章。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教授梁昊光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国际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认同感增强,期望值也上升;同时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大幅增长,为国家间的合作凝聚了更大共识。中国提供的公共产品围绕优势项目、顶尖技术和成熟经验展开,政府政策牵线,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同时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作为金融支撑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余金艳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注意四类投资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文化风险。企业“走出去”之前可参考相关风险指数,对投资目的地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法治环境进行了解。

相关推荐
专家呼吁建立专门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长效融资机制

联合国第四届发展筹资国际会议6月30日在西班牙西南部城市塞维利亚开幕。

荧屏方寸见山海 丝路烟火暖人心——“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专家评审会聚焦民心相通真实脉动

近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活动评审工作圆满落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为全球发展注入“正能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为全球发展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