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上海3月1日电(记者刘雪)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以及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投资偏好和重点区域正发生变化:资源类收购不再占据绝对主导,技术类、服务类标的成为新热点;在投资地域方面,欧洲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新热土。
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席杨莹说:“中国海外投资现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从2014年开始,中国已成为资本净流出国。并购是中国企业扩大业务、拓展国际市场的最快途径之一。”
“中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欧洲市场进行并购扩张。”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大年最近帮助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了西班牙第二大食品经销商米盖尔集团。在他看来,在全球并购的大舞台中,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常客,甚至可谓是主力军之一。
张大年介绍,在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资金主要流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而在2014年计算机与电子行业排在了首位。进入2015年以来,中企海外并购最热门的行业分别是科技、传媒和电信。由此来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点正从资源类向技术类、服务类标的转移。
“欧洲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其中英国、荷兰和德国均为排名前五的国家。”张大年介绍,在2000年到2014年,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投资金额累计达到610亿美元,吸引投资额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能源、汽车、农业食品,投资金额分别为170亿美元、80亿美元和70亿美元。
IEB企业财务和投资银行硕士课程总监José María Revello de Toro说:“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中国企业在欧洲获取新技术的门槛低于美国或日本。这也是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中国在欧盟28国均有投资,但大部分的投资集中在欧洲的主要经济体英国、德国和法国,葡萄牙是中国的第四大投资目的地国家。兼并与收购(并购)是中国企业投资西欧最为普遍的方式。中国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高端科技、获取知名品牌。对中国企业来说,收购现存海外公司或许比在国外市场投资新的生产设备和培养人才更有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因为在国外市场投资新的生产设备和培养人才所需的成本远高于在中国投资的成本。
贝克·麦坚时德国合伙人托马斯·吉勒斯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呈现结构性增长的态势,在2014年投资额达到180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欧洲有很多中小企业在行业技术领域担当领导者,这类标的对中国企业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欧洲市场也十分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者。
张大年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之下,未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将更加活跃。同时,他提醒中国企业,在出海并购时要注意策略。要想实现以合理的价格购得被低估的资产,企业一定要做好范围广泛且具有深度的尽职调查,并将取得融资和完成尽职调查作为完成收购的前提条件。同时掌握好交易的节奏和交易文件的谈判进程,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时间的浪费。
杨莹也建议,中国企业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制定更加全面的计划,计划需要涵盖交易前尽职调查、架构及交易后整合等并购的各个方面。否则,中国企业将很难充分实现海外投资所带来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