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财政部:地方债首次在上海自贸区顺利发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09 09:37: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韩洁、郁琼源) 财政部国库司8日消息,上海市财政局当天首次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在上海自贸区顺利发行30亿元3年期地方债,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地方债发行办法、加快自贸区建设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据财政部介绍,从此次上海自贸区发行的地方债中标结果看,本次发行投资者认购踊跃,投标倍数达到2.78倍,中标利率为2.85%。其中,汇丰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等3家外资银行中标1.8亿元,这是外资银行首次参与我国地方债承销业务。

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债在自贸区发行,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地方债发行办法、加快自贸区建设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我国政府债券市场、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地方债发行渠道,吸引外资金融机构等参与地方债投资,促进地方债投资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自贸区优质人民币资产品种,增强自贸区金融市场对区内及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位负责人说。

据悉,此次上海自贸区地方债主要面向已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区内及境外投资者发行,在上海自贸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交易流通。

为保障债券发行工作顺利开展,前期,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就在自贸区发债相关制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导上海市财政局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及时批复同意上海市财政局在自贸区发债申请。上海市财政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周密安排,积极引入外资法人银行加入地方债承销团,保障了本次发行工作的顺利完成。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本次债券发行情况,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下一阶段在自贸区发行地方债有关工作。

相关推荐
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

试点一年多来,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方案”。

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

财政部2月20日对外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未来,财政部将以此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

汇全球之势 聚四国之光 国别中心开馆仪式暨第二届外高桥全球商品选品会开幕

2024年3月26日,位于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内的 “全球汇”园区又迎来一次盛大的国别中心开馆仪式——巴基斯坦中心、匈牙利中心、蒙古国中心、亚美尼亚中心四个新引进的国家馆同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