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自贸区成天津对外投资主要引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27 16:58:00

新华社信息天津10月27日电 (记者李鲲、邓中豪) 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26日表示,今年以来天津自贸区内企业对外投资呈现持续倍增态势,对天津对外投资增长贡献率超过90%,对外投资额占全市比重超过80%,天津自贸区已经成为拉动天津对外投资的主要引擎。

26日下午,天津自贸试验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其运行情况,“走出去”成为发布会上的最热词。赵海山说:“天津自贸区创新对外投资监管制度,建立对外投资‘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据天津市商务委副主任毛劲松介绍,在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天津自贸区在备案环节为三个片区开设省级权限网络端口,并将原先7个工作日办理时限缩短到3个工作日;在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创新方面,天津自贸区在中心商务片区启动了“走出去”服务联盟试点工作;在支持政策创新方面,天津自贸区设立了“走出去”政治风险统保平台,海外风险承保费由政府资助一部分、金融机构优惠一部分、企业自付一部分。

毛劲松说,天津自贸区为企业“走出去”的“松绑”见了成效,今年1至9月,天津自贸区内中方对外投资额累计实现115.3亿美元,同比增长8.8倍。

“走出去”一直是中国对天津自贸区赋予的重任,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支持天津自贸区的“金改30条”,在支持对外投资发展方面提出了8项创新政策措施,其中,允许在自贸试验区内工作或居住的境内个人开展个人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允许自贸试验区内银行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等5项政策已经落地。

据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介绍,今年前9个月,天津自贸区完成对外投资外汇登记27笔,同比增长17.4%,汇出投资资金25.1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占天津全市的64.5%。

赵海山表示,天津自贸区对外投资领域正在向高端化方向延伸,对信息服务、融资租赁、商务咨询等行业的投资位居前列,区内企业“走出去”以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份额为目的的海外并购占比近80%,正在形成以获取市场、资源、品牌、技术等为目标驱动的对外投资格局。

据了解,在天津自贸区内,国内唯一上市租赁公司——渤海金控的全资子公司、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目前顺利完成了对境外三个项目累计近16亿美元投资款的汇出,对扩大租赁行业板块、占领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海航集团下属某公司拟出资61亿美元并购美国某上市公司,进一步强化公司在物流行业的资源配置能力。

赵海山说,下一步,围绕“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要求,天津自贸区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一是下大力吸引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驻天津自贸试验区,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整合扶持政策,健全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和专业社会服务团队。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天津自贸区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服务更多北京、河北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走出去’。”赵海山说。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