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海洋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 结构调整压力巨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28 15:49:00

新华社信息广州11月28日电 (记者吴涛、申安妮) 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张占海24日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上表示,我国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但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结构调整压力巨大。

我国海洋经济“十二五”年均增速达到8.1%。2015年海洋经济总量接近6.5万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65.5%。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589万人,较“十一五”末增长了7.1%。新兴海洋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9%,滨海旅游业年均增速达到15.4%,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0%。

张占海说,我国海洋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结构调整压力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经济发展布局有待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加大,部分海洋产业存在产能过剩;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海洋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日益突出;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尚未完善。

张占海认为,为了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五大新理念。

第一,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进一步推进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布局优化,加大海岛及邻近海域保护力度,合理开发重要海岛,推进深远海区域布局,加快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第二,加快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强化海洋重大关键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深化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试点,推动海洋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海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高海洋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促进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海洋产业标准化水平,增强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力度,推进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与产业低碳发展,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第五,拓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空间。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国际国内海上支点,加强海洋产业投资合作和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对外投资服务保障体系,拓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第六,深化海洋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海洋经济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供给侧改革,加快海洋产业发展的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相关推荐
“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

12月29日,以“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为主题的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

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促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中的重要作用

12月29日,以“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为主题的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当天下午,来自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中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交流对话。

“山海宁德·黄鱼之都”北京福建会客厅“宁德大黄鱼”北京推介周盛大启幕

12月7日,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宁德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委、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宁德市商务局、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山海宁德·黄鱼之都”北京福建会客厅“宁德大黄鱼”北京推介周在北京福建大厦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