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瞄准金控平台和全球布局 16家央企入驻上海世博地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9-23 10:13:00

新华社信息上海9月23日电 (记者何欣荣) 曾经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世博地区,正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重回公众视野。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世博管理局副局长、世博地区管委会主任袁涛日前表示,目前已有16家央企入驻世博地区,并借助自贸区的环境打造金融控股平台和“走出去”桥头堡。

世博会结束后,世博地区如何开发,一直是上海市的重点工作。“世博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场馆资源,再加上大批企业、国际组织的入驻,使世博地区可以打造集政务、商务和文化中心为一体的中央公共活动区。”袁涛告诉记者。

走进世博B片区,28栋央企大楼已拔地而起,将在今年年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加上A片区4栋央企大楼即将开工,世博地区共计将有32栋央企大楼。目前已有中国商飞、宝钢集团、中国铝业、中国建材、中船重工、中核集团等。

“央企在世博的布局多半是功能性总部,包括金控平台、结算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等。2015年世博被纳入上海自贸区后,可以享受包括外汇管理和服务贸易在内的一系列便利化政策,这为央企在世博地区开展业务提供了重要机遇。”袁涛说。

以中核集团为例,2015年年底就在上海注册了中核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10亿元。据介绍,中核已决定将资金运营总部落户世博地区。核电是我国“走出去”的重要名片,借助自贸区的高度开放环境,世博将成为中核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

央企的集中落户,也带动知名民企、国际组织在世博地区集聚。目前,万达集团的金融控股板块已决定入驻世博,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等一批国际功能性机构也选择在世博落户。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