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05 15:52: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赵晓辉、潘清) 备受关注的深港通将于5日正式开启,这是在沪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对外开放的一个明确信号。

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资本市场,在早期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处于完全封闭状态。有限的市场规模、不完善的交易机制,令A股呈现鲜明的“散户化”特征,波动性远高于成熟市场。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本土金融资本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日趋强烈,海外资本分享中国成长的意愿也持续提升。近年来,从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到沪港通机制的开启,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渐次打开。作为亚太地区最活跃的新兴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异常波动,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此后,有人担心,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脚步是否会因此而停滞?实际上,对外开放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开放的姿态,多方欢迎;开放的行动,多方受益。当前,全球范围内各大市场都在加快开放,不仅是新兴市场,发达市场也是如此。发达市场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快对新兴经济体的开放;新兴市场为了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加快对周边和发达市场的开放。

开放本身就是为了改革和发展。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自身发展而开放,资本市场开放的立足点应该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总目标。未来一段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是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期,也是成长为世界一流市场的难得机遇期。

可以说,对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改革、开放和发展是相伴而生的命题。在求解“开放”的命题中,除了沪港通、深港通,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答案。

相关推荐
会外看会|这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集中释放政策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群众如何看?

云南代表委员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献计献策——构筑大枢纽 打造新高地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当前,云南省正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云南代表、委员们深入思考,就如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献计献策。

合力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处于历史关键节点。要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在“一线”放开的核心政策落地中构建与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逐步完善“二线”管住、管好的软硬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