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05 15:52: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赵晓辉、潘清) 备受关注的深港通将于5日正式开启,这是在沪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对外开放的一个明确信号。

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资本市场,在早期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处于完全封闭状态。有限的市场规模、不完善的交易机制,令A股呈现鲜明的“散户化”特征,波动性远高于成熟市场。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本土金融资本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日趋强烈,海外资本分享中国成长的意愿也持续提升。近年来,从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到沪港通机制的开启,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渐次打开。作为亚太地区最活跃的新兴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异常波动,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此后,有人担心,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脚步是否会因此而停滞?实际上,对外开放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开放的姿态,多方欢迎;开放的行动,多方受益。当前,全球范围内各大市场都在加快开放,不仅是新兴市场,发达市场也是如此。发达市场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快对新兴经济体的开放;新兴市场为了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加快对周边和发达市场的开放。

开放本身就是为了改革和发展。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自身发展而开放,资本市场开放的立足点应该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总目标。未来一段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是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期,也是成长为世界一流市场的难得机遇期。

可以说,对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改革、开放和发展是相伴而生的命题。在求解“开放”的命题中,除了沪港通、深港通,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答案。

相关推荐
筑平台、拓通道:辽宁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朋友圈”

9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辽宁沈阳举办。自2020年起,辽洽会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辽宁省服务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平台。

专访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访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方面展现积极姿态,持续与东盟等全球贸易伙伴探索合作机遇。”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与贸易伙伴共享发展红利。

安徽:以平台思维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近年来,安徽省着力打造包括“海客圆桌会”、“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形成系统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矩阵,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