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交部领保中心官员谈海外中国公民安全风险防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志兰 2016-04-12 11:14:00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12日电(记者张欣 于荣)“随着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去’,近几年,领事保护案件的发案率越来越高。从外部原因分析,涉及恐怖袭击的案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中国公民因自身原因导致的安全事件也不容忽视。”外交部领保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春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强调,“其实,如果出境前做好功课,很多事情可以避免,预防就是最好的保护。”

据外交部领保中心统计,2015年,外交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与协助案件8.6万余起,比2014年增长逾三成。

根据案件处理情况,李春林将威胁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的主要风险分为6类:即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恐怖势力活动猖獗,社会治安欠佳,突发意外事件,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

上述类型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国家和地区动荡,如2015年,外交部曾协助600多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而最常见的则是与当地治安状况相关的盗抢、绑架、行凶杀人等案件,这类事件在经济欠发达、枪支泛滥的国家和地区比较突出,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另外,中国公民被恐怖袭击殃及的案件也越来越多。

李春林指出,“上述这些都是外部因素”,而近些年来,中国公民遇到的因自身原因引发的安全事件正在增多,其中包括不文明行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国际旅行常识以及无意中触犯禁忌等引起的事件。

“入境不问禁是很麻烦的。”李春林举例说:“曾有中国公民带了一瓶酒入境沙特,被判处鞭刑。还有人到一些国家的敏感地区随意拍照,殊不知在中东的一些国家,随意拍照会被处理得很严重。另外,在移民局和海关关口等处拍照也是不允许的。”

李春林强调,中国的领事保护要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合法利益,但必须在遵守驻在国法律的前提下进行,负责领事保护工作的中国外交官既不能“护短”,也不是“保姆”。

如今,中国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已成立10年,领保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李春林说,压力一方面是因为海外中国公民基数大,国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以及领保工作的人力投入跟不上发案数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此问题上民众的期待和媒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据统计,中国内地公民出境人数在2014年是1.16亿人次,2015年就达到1.27亿人次,增加了1000多万。“想想看,希腊全国人口才1000多万,而我们在国外的领保专职工作人员有限。”

李春林曾身赴一线参加过海地地震救援,处理过湄公河案件,参加过尼泊尔地震滞留中国公民的撤离工作,对于一线领保官员的压力和辛苦,他感同身受。“然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有多大压力,都不等于可以不作为。”要做好领保工作,除了加大人力投入外,也要拓展思路,比如推广领保联络员制度,发动侨社或使领馆与驻在国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侨社与当地警方建立警民合作中心,以方便中国公民报案等。此外,还要重视在国内对赴外人员的预防提醒,将领保工作阵地前移。

目前,“中国领事服务网”和“领事直通车”微信号均会及时发布重大风险提示,网站上对于出境注意事项也有详细介绍。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开通1年半来,已经累计接听电话十多万次,协助166个驻外使领馆处理了1.5万余起案件。

此外,领保中心还与一些重点“走出去”的企业和机构合作,通过行前培训等方式,普及国外风险常识,提高有关人员的风险意识。

李春林还提醒境外的中国公民,一旦发生事情,首先要冷静理性,如果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要依法向当地执法部门、警务部门寻求帮助,不要采取极端手段。如有需要,可向中国驻当地的使领馆咨询、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