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IMF副总裁:中国经济改革成效显现仍需防控风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24 14:13: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蒋旭峰、韩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表示,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的举措,中国经济近年来取得改革进展,但是仍需防控债务率上升等风险。

利普顿近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在改革开放、金融体系改革等领域,中国经济近年来都取得了重要成效,伴随外贸需求的减弱,中国经济的再平衡进程也在推进之中。

他表示,中国致力于减少出口依赖、增加居民消费和推进经济转型,中国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是这一改革进程的体现,当然中国仍然面临很多经济改革的任务。

利普顿指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仍需推进,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利润率低、产能过剩,但是占用了较多信贷资金。

利普顿认为,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并不危险,但是这一债务水平在上升,中国的企业负债率高,而且其中一些负债企业并没有好的盈利前景。

他还建议,中国可以更多关注中长期的增长目标,而不是过于关心短期增长目标,否则将不可避免地采取举措刺激需求以提振短期经济增长。

他认为,如果中国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劳动生产率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那么中国经济仍然有在中长期内实现较快增长的潜力。

“完成经济转型的既定改革目标和控制风险,将是中国经济接下来几年面临的要务。”利普顿说。

关于人民币汇率,利普顿指出,未来美国利率可能会有一些上升,美元可能会有一些升值,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几年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把人民币和美元绑定,中国人民银行越来越多地使市场力量和灵活性成为人民币汇率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具韧性的增长——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事务主管贾殷-钱德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事务主管索纳莉·贾殷-钱德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尽管面临挑战,中国持续推进改革,有望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经济增长。

IMF: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主要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主要引擎。

IMF警告美国亟待解决长期财政赤字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美国2024年第四条款磋商报告,认为美国高财政赤字和债务为本国和全球经济制造日益重大的风险,美国政府亟待解决长期财政赤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