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青岛海关:一体化通关成丝路经济带跨关区申报主要形式

2016-01-28 15:09:00

    新华社信息青岛1月28日电(记者刘宝森)从青岛海关获悉,截至2015年底,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海关共审核验放一体化报关单387.8万票,一体化通关已成为丝路经济带区域跨关区申报的主要形式。

这一模式下,企业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区域内企业无论在沿线10个海关的哪个现场办理业务手续,都享受同样待遇和标准。企业在任一海关办理注册、备案、核销等手续,完成的商品预审价、预归类、原产地预确定等海关专业认定,办理的税款保函、电子支付担保等,在10个海关均互认通用。

据青岛海关统计,区域内海关进口通关时间缩短3.9%,出口缩短7.1%。据测算,一个40尺进口海运集装箱从青岛运至银川,一体化模式下通关费用较转关模式下减少800元,通关时间缩短24小时以上。

相关推荐
《循环经济研究》出刊会暨“丝路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座谈会召开

3月27日上午,《循环经济研究》出刊会暨“丝路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座谈会在西安市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陕西高能循环经济研究院主办,院党支部成员、编委会成员及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会,围绕期刊发展及循环经济助力丝路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深化经贸合作 共建绿色丝路——从第27届兰洽会看甘肃对外开放新突破

通过第27届兰洽会,进一步加强了甘肃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以及中国东中西部间的经贸交流,为与会各方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合作奠定了基础。

宝兰高铁开通2周年:高铁激活“丝路经济”

9日,宝兰高铁迎来了开通运营2周年。这条沿古丝路而建的高铁,将西北地区高铁全面纳入全国高铁网,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