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实践样本看跨国园区集聚效应助力经贸互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01 14:20: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刘小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大型跨境园区加快构建跨国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同时加强物流商贸以释放辐射效果。跨境产业园区通过资本、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多种合作模式,建立以园区为载体的国际化合作平台,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相通。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上,跨境产业园将致力于打造国际创新园区,充分发挥汇聚技术、资金和资源的平台作用。

截至2016年9月30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建设有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完成投资179亿美元。调研发现,由中国和国外政府共同投资运营的跨境大型产业园区中,中马“两国双园”(全称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和中白工业园通过开创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成为中国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探索和实践样本。

加强规划突出重点,构建跨国产业链

国际产能合作是跨境产业园区的中心工作。要想更好的发挥国际产能合作中的载体和集聚作用,园区需要加强合作规划,构建跨国产业链和服务链。在过去三年中,中马双园和中白工业区通过明确的产业定位,在跨国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初步的成果。

依托“两国双园”合作构架,中马双方将各自国家优势产业“移植”园内,着力培育跨国型产业经济。具体来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一方面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两园”的布局,同时加快推进中马科技园、智慧产业园等公共服务和产业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与燕窝、清真食品、橡胶制品、棕榈油深加工等马来西亚的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开展互利合作,帮助马来西亚企业“走进来”,构建跨国链接。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则重点发展石化、钢铁、棕榈油、橡胶、清真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加工业,同时加快发展信息通信、电器电子、汽车装配和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

经过三年来的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7.8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已有50多个项目签约入园,总投资超过450亿元。截至2016年5月底,马中关丹产业园也已取得近40亿美元的投资额,入园企业包括联合钢铁(马)集团公司、陶瓷龙头企业仲礼集团、湖南中科恒源科技股份公司、广西投资集团以及LJHightech Material有限公司等。

中白工业园区则确立了“5+1”主导产业,即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仓储物流类。这些产业有利于与白俄罗斯当地优势产业结合,全面建成后将吸引超过200家高科技企业入驻,累计创造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首批入园的企业包括招商局集团、中国一拖、华为、中兴通讯、中联重科、成都新筑、白俄纳米果胶等大企业。其中中联重科8月29日与白俄罗斯MAZ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中联重科-MAZ合资公司。此次合作是企业在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积极启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最好诠释。

聚合物流资源,发挥辐射作用促经贸联通

从战略目标上看,跨境大型园区不仅要成为产业集聚的载体,还要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强物流枢纽以及信息网络建设,对周边形成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更广泛区域的经贸互联互通。

在具体实践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以金鼓江流域“三江四岸”为核心区,规划建设“东盟商谷”,重点发展港航服务、物流配送、商品展示和金融服务等优势服务业。同时,园区依托中国—东盟港口城市互联互通网络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卫星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等重点项目支撑,形成中国―东盟信息港的重要产业基地。

为支撑关丹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广西还着力推进关丹港建设。关丹港先后与中国钦州港、青岛港建立了姊妹港关系,还开通了至钦州港的直航航线。2015年,关丹港的经营业绩屡创新高,吞吐量及营业收入均实现翻番,逐渐成为马来西亚东海岸区域性枢纽港和辐射中国及东南亚的中转及物流中心。

中白工业园也把物流放在了重要位置。2016年6月30日,该园首个入园项目――招商局商贸物流园商务中心正式封顶,这也是中白工业园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白俄罗斯位于整个欧洲的中部,是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的交通与贸易走廊,商贸物流园将有助于将海运、铁运等集合于此,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日前,白铁路总局局长马洛佐夫表示,白俄罗斯铁路总局准备好进行从中白工业园到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国家的货物铁路运输工作,并将保证货物的完好输运、运抵时限和有竞争力的运费。

未来目标宜锁定打造国际创新园区

展望未来,立足“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节点的大型跨境产业园区,下一步的建设和发展任务应锁定在打造国际创新园区,形成技术、资金和资源汇聚的多方平台。

以创新驱动发展,以资本、技术带动产业集聚是未来跨境园区得以繁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园区需创新产业服务体系、创新产品设计、打造智慧生态环境,实现园区产业高端化、品质化发展。具体来说,园区需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创业投资孵化和资本运作。

调研了解到,中马双园和中白工业园正努力打造科技创新、投资创业和金融服务中心,以吸引更多符合发展需要的产业入园,带动跨境产业集群式发展。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负责人表示,中马双方将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园区开发品位;同时务实推进招商引资,创新产业项目入园模式,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集群和物流基地,构筑马中经贸合作战略发展的新平台,打造亚太地区投资创业的新高地,做好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区。

园区

图为中马钦州产业园TFM产业发展平台展示

据了解,中马双园将加快构建一批TFM产业发展平台,以“园中园”模式实施开发,推进产业金融创新,重点支持生物医药、光电新材料、跨境电子商务、卫星应用和科技创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发展平台建设,通过设立多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其他金融扶持形式,促进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入园,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已于9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园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科技创业项目,目标是建成中国-马来西亚科技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引领区,打造一流的国际科技创新型科技园。

中白工业园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也很重视加速科技创新的发展,希望通过技术、资本和产业的跨国合作,将中白工业园持续打造成为中白两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在8月份举办的“中白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合作研讨会”上,中白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协议。同时,招商局、国机集团将加快设立创新产业基金,推动中白工业园科技创新板块的发展。

相关推荐
中马探索共建“两国双园”跨国自贸合作示范区

广西人大代表、中共钦州市委副书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12日在广西南宁披露,中马双方正以构建跨国产业链和服务链为目标,积极探索建设“两国双园”跨国自由贸易合作示范区,创造更多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