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藏:1至10月吉隆口岸贸易同比大增20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13 10:16:00

新华社信息拉萨12月13日电 (记者王军、汤阳) 记者从拉萨海关了解到,1至10月,承接目前西藏主要对外贸易的吉隆口岸进出口贸易总值突破20亿元,达23.5亿元,同比增长20.81倍。

据西藏自治区商务厅介绍,中国和尼泊尔的陆上贸易约90%是通过西藏樟木口岸完成。但是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致使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受灾严重,中国和尼泊尔陆上贸易和旅行也一度中断。受此影响,2015年,西藏进出口贸易累计实现56.55亿元,同比下降59.2%。

为尽快恢复贸易通道,因地震关闭近半年的吉隆口岸于2015年10月13日恢复通关,承接了尚未恢复对尼贸易的樟木口岸的功能,对尼贸易快速回暖。特别是今年以来,吉隆口岸全面推广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企业全天24小时均可通过互联网向海关进行货物申报,不受海关工作时间和地点限制,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所有海关通关手续。

此外,今年5月,我国成功试运行了从兰州出发到尼泊尔的国际联运货运班列“兰州号”。12月,由广东开往内陆西藏的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也顺利开通运营。这两列货运班列在西藏和内地之间搭建了一条便捷、高效的贸易通道,也为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外贸合作提供了物流新通道。

拉萨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的措施有力助推了西藏外贸形势的持续回暖。记者了解到,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吉隆口岸的发展将成为西藏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实践载体和构建西藏对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带,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当前,吉隆口岸发展前景良好,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下一步有望成为我国与尼泊尔贸易的主要通道之一。

相关推荐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巅峰”之下,开放“脉动”更强劲

当“世界之巅”敞开大门,能看到什么、会带来什么?炎炎夏日,怀揣着疑问与好奇,记者从拉萨沿着高速一路向西,找寻答案。

中尼口岸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夏日高原,艳阳高照。西藏海拔最高的口岸——里孜口岸内外熙熙攘攘。每天上午,尼泊尔商人顿珠次仁都会带着两个大袋子在里孜口岸外等待。“里孜口岸通关后,我就在这里的边贸市场做生意,家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顿珠次仁告诉记者。

拉萨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揭牌

拉萨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5月9日正式揭牌运营,将发挥拉萨作为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门户的区位优势,打造集商品展示、仓储物流、通关服务、金融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境电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