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藏外贸逐渐走出地震阴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13 14:32:00

西藏吉隆口岸

西藏吉隆口岸

新华社信息拉萨12月13日电 (记者王军、汤阳) 记者从拉萨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西藏外贸逐渐走出“4·25”尼泊尔大地震影响,1至10月,承接目前西藏主要对外贸易的吉隆口岸进出口贸易总值达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1倍。

据西藏自治区商务厅介绍,中国和尼泊尔的陆上贸易约90%是通过西藏樟木口岸完成。但是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致使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受灾严重,中国和尼泊尔陆上贸易和旅行也一度中断。受此影响,2015年,西藏进出口贸易累计实现5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2%。

为尽快恢复贸易通道,因地震关闭近半年的吉隆口岸于2015年10月13日恢复通关,承接了尚未恢复对尼贸易的樟木口岸的功能,对尼贸易快速回暖。特别是今年以来,吉隆口岸全面推广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企业24小时均可通过互联网向海关进行货物申报,不受海关工作时间和地点限制,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所有海关通关手续。

同时,为确保进出口农副产品和鲜活易腐商品快速通关,拉萨海关还开通了“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鲜活商品的通关时间;还根据通关需要,延长现场工作时间,加班加点进行货物验放,为企业“减负增效”。

此外,今年5月,中国成功试运行了从兰州出发到尼泊尔的国际联运货运班列“兰州号”。12月,由广东开往内陆西藏的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也顺利开通运营。这两列货运班列在西藏和内地之间搭建了一条便捷、高效的贸易通道,也为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外贸合作提供了物流新通道。

拉萨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的措施有力助推了西藏外贸形势的持续回暖。吉隆口岸是西藏目前边境贸易量较大的口岸。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出口、援助捐赠贸易等各类贸易多点开花、全面增长的可喜态势,为促进西藏边境贸易的全面、良性和平衡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吉隆口岸的发展将成为西藏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践载体和构建西藏对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带,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

相关推荐
西藏开通拉萨至尼泊尔新航线

3月31日,载有107名旅客的喜马拉雅航空H9731次航班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博卡拉,标志着中国拉萨至尼泊尔博卡拉国际航线正式开通。

稳、活、兴——2024年西藏推动外贸加速发展

2024年西藏外贸在特色产业出口、市场多元扩展、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边贸市场持续优化,跨境电商加速发展,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新亮点。据统计,2024年西藏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6.72亿元,同比增长15.4%。

中国—上合进出口贸易服务平台太原上线

8月23日,在太原市小店区举办的第二届“数字丝路”先进科技发展论坛上,全球科技共建共享计划——“鲲鹏计划”框架下的两项成果首次在国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