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有力支撑进出口平稳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1-12 09:47:00

新华社信息上海1月12日电 (吴宇、邵永表) 上海市口岸服务办公室1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2014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成为上海口岸进出口平稳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上海口岸95%的进出口货物申报以及全部的船舶申报都已在对外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处理,覆盖15万家企业。

据上海市口岸服务办公室统计,2016年前11个月,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6.1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同期增长0.4%。其中,进口2.5万亿元,同比增长1.8%;出口近3.69万亿元,同比微降0.5%。

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相关的其他数据同样可喜:2016年前11个月,上海口岸人员出入境3907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其中出入境旅客3541万人次,同比增长12.8%;出入境邮(客)轮1109艘次,同比大幅增长33.1%,邮轮经济成为带动上海服务业前行的新引擎。

统计显示,与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前相比,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开箱查验时间从平均2天减少到1天;船舶申报时间从平均2天减少到2小时;货物申报时间从平均1天压缩到半小时;船舶离港时间从平均1天变为以秒计。

上海对外贸易“单一窗口”各类申报均对企业免费,企业申报信息服务成本每年直接节省达2.8亿元。通过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间接可为企业降低大量时间和人力等成本。以船舶申报为例,“单一窗口”平台从原来2000多个申报项目缩减到如今400多个。

据介绍,为营造更便利营商环境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已于近日全新上线。新版平台兼具货物进出口、运输工具、快件物品、人员旅客、支付结算、资质许可、信息查询、自贸专区等功能板块,实现与23个监管服务部门的技术对接,平台应用项目达到33个,覆盖口岸通关各个环节,包括抵运、申报、查验、支付、放行等业务办理,并延伸到出口退税、保险、结算、代理等贸易管理和物流环节。

据了解,上海对外贸易“单一窗口”经验目前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口岸复制推广,长三角区域统一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批试点项目已于去年在江苏太仓、常熟等地启动。上海还正酝酿研究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以期在跨境贸易的全球网络中实现“单一窗口”互通互联和国际供应链信息共享。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