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走近西巴尔干地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志兰 2017-03-10 09:54:00

西巴尔干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冲,主要包括塞尔维亚、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黑山等国。伴随中国与中东欧各国友好合作的不断深入,西巴尔干国家正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

从项目落实的角度看,塞尔维亚已成为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关键合作伙伴。塞尔维亚处于中欧陆海快线的枢纽位置,战略价值突出,是中国在巴尔干地区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对于其他西巴尔干地区诸国,塞尔维亚已经成为利用“16+1合作”框架内优惠贷款最多的国家,许多中国大型企业已经进入或者计划在下一阶段进入塞尔维亚市场。2014年12月,横跨多瑙河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建成通车,是欧洲首座“中国造”大桥,由中国路桥承建、中交二航局参与施工。2016年,河北钢铁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正式签署斯梅代雷沃钢厂收购协议,这是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塞尔维亚2016年收到的最大的一笔国外投资。此外,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之间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项目(即匈塞铁路)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

在西巴尔干地区其他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也在扎实推进。2015年,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成功中标黑山约10公里长的“Kolasin-Kos”段铁路修复改造项目。在波黑,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设计、制造、施工的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项目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中波建交以来首个大型基础设施合作项目。

在海外建设火热进行的同时,西巴尔干地区的一些特殊政治风险因素需纳入中国企业在该地区战略布局的考量范围。西巴尔干所处的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长久以来,多种力量在这里不断冲撞,民族、宗教矛盾情况复杂多变。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博弈情势也十分微妙。

当前中东欧16国中有12个是北约成员国,11个是欧盟成员。西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黑山等国目前仍不是欧盟成员国。虽然有分析认为,西巴尔干国家要复制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2004年一起加入欧盟的路径非常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西巴尔干地区被视作欧盟的后院,与欧盟利益攸关,其在欧盟议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16年底,由联邦主义基层组织“欧洲运动国际”和几家智库推出的新战略主张将东扩重新列为欧盟优先领域,敦促巴尔干地区联合起来,推动欧委会和成员国加快其准入进程。而早在2014年下半年,德国就专门举行西巴尔干国家首脑会议,斥资100亿欧元,启动“柏林进程”,通过大力投资改建和扩建西巴尔干地区的交通、能源、电讯等基础设施,计划于2030年实现与欧盟基础设施的对接。“柏林进程”的发起被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在这一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对于欧盟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干预,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指出,西巴尔干地区是中国与欧盟发展关系的次区域平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拟建的中欧陆海快线宜与“柏林进程”对接,抓住中国与西巴尔干国家推进友好合作、拓宽经济往来的窗口期,实现互利共赢。

而对于多方互利共赢的前景,欧洲智库界也有所展望。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指出,匈塞铁路是中国高水平投资项目的一个实例。该项目服务于中国利益,但又不仅仅只对中国形成利好。

欧盟安全研究所近期发布报告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逻辑或进一步提升欧洲市场对于中国商品出口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框架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动区域融合,扩大贸易流,推动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日渐加深的参与度对该区域发展能起到提振作用。不过从目前来看,“一带一路”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路线图真正转化为充分可运作的交通网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当前所采用的项目设计和实施方案似乎仍有空间做进一步改善。

相关推荐
欧盟将斥资18亿欧元强化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供应链

盟委员会5日宣布一项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汽车行业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并助其释放创新能力。该计划将提供18亿欧元,专门用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电池原材料供应链。

欧盟拟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日表示,将于本月提交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法规的修订方案,给予欧洲车企更灵活的排放合规方式。

吉利集团回应“私下与欧盟单独谈判”: 欧委会曾主动接触但吉利拒绝单独沟通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吉利集团全程参与了机电商会在布鲁塞尔与欧委会就行业方案展开的磋商会谈。磋商会谈期间,欧委会主动接触吉利旗下品牌,吉利以大局为重,拒绝和欧委会单独沟通。”吉利集团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