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提高海外投资质量宜从三层面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斌 2017-03-17 10:12:00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张嫄、李志兰

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全国两会期间出席以“改革开放调结构 创新驱动促发展”为主题的记者会时介绍,三年多来,“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向投资不断增长。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同时,钟山表示,不排除有少量的企业走出去存在着盲目的、非理性的行为。主要指的是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经验,到境外投资和发展就难以为继,经营管理上都出现了困难和问题。

如何提高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质量,通过各方努力,使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够走得更稳、更远、更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从三个层面发力:

第一,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帮助企业“组团出海”。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内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很多中国企业缺乏在海外发展的自主平台和渠道,“单一产品线作战”方式,造成企业竞相压价出口,无法为中国创造打响品牌。

以零售企业为例,在拓展海外业务时面临更多的繁琐限制,如平台建设、物流网络建设、人才建设等政策壁垒,有些国家还会提出服务贸易准入和经营限制。以印度市场为例,其要求零售网点只能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设立,最低直接投资要达到1亿美元,且至少50%应在3年内投资于后端基础设施。

张近东建议,政府可与企业紧密协同、互联互通,打造海外拓展的战略联盟,从政府战略角度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零售、物流等相关企业进入的诸多限制。

第二,企业“走出去”要做足功课,做好风险防范。

除了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外基建企业走出去主要考虑的风险包括政治与政策风险、法律法规风险、运营管理风险、通胀汇率风险等以及社会文化风险。其中,政治、法律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是限制中国企业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主要原因,这和中国企业目前主要业务开展的区域有密切关系。

房秋晨建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要注意完善企业风险管控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项目全过程风险管控措施,借助法律、财税及安全等专业机构来提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喻新强表示,要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点,制定相应业务流程风险管控办法,全面梳理评估潜在风险,严格进行法律、财务、税务、技术等尽职调查,有效防范法律、财务、廉政等风险。

第三,练好内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喻新强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走出去”,企业是责任主体,国际竞争力又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从国家电网“走出去”的经验看,要特别注重强化海外项目投资审核机制,对备选海外项目进行审核和选择,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确保合理的项目投资回报。

喻新强建议,在项目“走出去”过程中,要大力推行本土化运营,适应当地监管要求、尊重当地商业规则、构建专业化管控团队,确保境外资产高效运营,持续良好收益。同时要从雇佣当地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当地社会公益事业等角度体现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关推荐
上海徐汇海外投资促进推介会在荷兰举行

上海徐汇海外投资促进推介会12日在荷兰代尔夫特市举行,中荷两地政府代表、商协会、银行机构代表、企业家和媒体人士80余人参加。

维也纳第11届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研讨会举行

11月2日,维也纳第11届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研讨会在维也纳市政厅旌旗大厅举行。

美媒:全球企业海外投资激增 制造业新投资仍疲软

去年,全球企业对外投资强劲反弹,超过了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投资总额。尽管商品短缺导致通胀率达到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投资额激增却几乎没被用于提高制造业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