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上海4月1日电(记者有之炘 高少华)自4月8日起,我国将对跨境电商进口零售商品执行新税制,对其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并取消了行邮税50元的免税额度。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税改后国内跨境进口电商重新洗牌在即,依靠“爆款单品”、规模较小的跨境电商平台受到冲击较大,资金实力雄厚、产品多元的跨境电商平台所受的影响较小。
按照之前的标准,对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征收“行邮税”,且税额不超过50元时,海关还免征相关税费。虽然限制每笔1000元,但是对消费笔数并无限制。
最新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取消了50元的免税额度,意味着跨境电商将彻底告别“免税时代”,并使用“跨境电商综合税”(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代替行邮税。
据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万元。在限值以内,关税税率暂设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另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尚未发布,清单最后会包含多少商品品类备受市场关注。上海新世洋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EO郁剑敏表示,此次调整主要对“一低一高”的产品价格有影响:一类是对于在过去基本免税、单价较低的食品、母婴类大众消费品,现在要交11.9%的税,提价或不可避免;二是单价高于2000元的奢侈品,其税收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但与此同时,有些产品税率在调整后会有所下降,如大部分化妆品,其综合税率反而低于之前的行邮税率。
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部的合伙人王舜宜表示:“跨境电商的税收办法逐渐向一般贸易靠拢实际上已酝酿了一段时间,之前不少跨境电商通过‘大包拆小包’的方式绕过监管,处于‘偷税漏税’的灰色地带。在此背景下,此次税收办法的调整有利于降低监管的成本,提高通关的效率,既是贸易税收更加公平体现,也是行业更成熟、更规范的必经之路。”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发展报告》显示,目前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的模式有海外代购平台模式如淘宝全球购、自营B2C模式、自营直采模式、海外直采模式等多种。面对跨境电商税收新政落地,不同规模或模式的电商平台所受到的冲击和应对措施也不同。
业内人士坦言,此次税改对于依靠“爆款单品”的跨境电商平台冲击较大,中小规模的跨境电商平台或将面临资金和利率下降的压力。相较之下,资金实力雄厚、产品多元的跨境电商平台所受的影响较小。
王舜宜判断,在供给侧改革的大势下,消费升级值得期待。以跨境电商在商品价格和消费便利所拥有的优势结合税收新政策,跨境电商市场有望迎来一场洗牌,进而引领整个跨境电商行业进入更加机制化、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
面对即将开启的“淘汰赛”,一些从业人员显得比较淡定,相较于税费波动所带来的短期影响,他们更关注中长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洋码头CEO曾碧波坦言:“过去,跨境电商行业曾被一般贸易说成是一个基于偷税漏税的灰色产业。跨境电商税制新政的实施将引导行业‘由乱而治’,进入规范化、机制化、规模化的高速发展轨道,这是行业步入成熟期的标志,产业资本可以放心、大胆大规模进入,利好行业的中长期发展。”
上海新世洋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伍逸凡认为,税改将淘汰一批“钻空子”的企业,使得市场环境更加公平,让更多的企业静下心来注重品牌管理、渠道建设和平台服务,这才是跨境电商未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