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联合采访团走进江苏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25 16:44:00

新华社信息南京10月25日电 (记者陆华东) 为深入报道中国-东盟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领域所取得的合作成果,19日至24日,来自东盟10国的15名记者及数名中国记者先后到访苏州、无锡和南京,就江苏与东盟各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情况进行深入采访。

本次联合采访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东盟中心主办。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离不开东盟各国的积极参与,各国媒体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告诉记者,目前部分东盟国家民众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内涵以及对本国的意义还不够了解,需要东盟媒体朋友们帮助宣传、推介。

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与新加坡、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拥有众多示范性国际合作项目。6天时间里,联合采访团先后参观采访了苏州-老挝大学教育交流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凤凰画材公司、红豆集团、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文莱风情园等。

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记者诺依·金洪说,回国以后,一定要多报道中柬两国在园区建设、产业合作等方面的经验。

老挝巴特寮通讯社记者格宽载·马力显占告诉记者,去年他曾随团参访过北京、广东和福建,回去后写了5篇文章,引起强烈反响。“苏州-老挝大学教育交流项目令人印象深刻,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老挝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为深入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不少东盟记者“有备而来”。采访中,缅甸通讯社编辑钦貌推经常会掏出一本初级汉语学习手册,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的李治宏编辑则随身携带一本中国地图册。

在23日由无锡开往南京的高铁列车上,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显得尤为兴奋,一路不停地拍照。“这是我第一次乘坐中国高铁出行,感觉速度很快,坐着很舒服。”李治宏说。

《菲律宾星报》记者雷纳多·盖鲁坡说,希望江苏企业以后多到菲律宾投资,使菲律宾加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希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加深中国-东盟关系,让我们亲如一家。”诺依·金洪说。

本次联合采访活动为期10天,接下来联合采访团将到访云南昆明、曲靖、德宏等地,继续深入报道中国同东盟在经贸、教育、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成果。

相关推荐
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从无锡发车

4月16日上午,江苏首趟采用海关总署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的整列国际班列——“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从无锡西站顺利发车。

跨越山海 共赴未来——江苏聚力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6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国近1/6,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现有外资企业4.3万家,吸引超八成“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江苏,这片凭海跨江、拥湖枕河的土地,近年来深化改革塑造制度型开放新格局,锚定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强化枢纽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奋力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家门口“搭车”,江苏企业开拓中亚市场

“中亚班列以其快速、稳定的特点,为企业出口提供了新选择。随着中亚地区还箱点、海外仓及堆场的建设,班列物流效率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苏州大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部经理寿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