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法科研机构开展艾滋病和乙肝科研合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02 11:18:00

新华社信息上海11月2日电 (记者吴宇)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多家法国科研机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1日在上海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对艾滋病和乙肝开展科研合作。

按照协议,未来四年,中法科研机构将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为重心,集中力量对艾滋病和乙肝的致病机理和预防治疗展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唐宏表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都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攻坚对象,而乙肝恰恰是病毒性肝炎里的“硬骨头”。中法携手向艾滋病和乙肝发起攻坚,将有益于提升中法科学界的科研水平,造福两国普通百姓。

正在上海访问的法国外交和国际发展部部长让-马克·艾罗见证了合作协议签署并预祝法中科研合作取得成功。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于2004年合作共建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主要开展病毒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及疫苗学等方面的研究,它借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生物医药、公共卫生及教育领域的经验,为中国在公共卫生和健康方面的需求服务。

建所12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建立了23个研究组,在病毒性肝炎、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疱疹病毒感染、耐药结核病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相关推荐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中非科研合作造福当地民众

近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罗伯特·吉图鲁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积极评价中非科研合作已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希望该中心为中非合作树立标杆。

中葡高校签署教育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人民大学、澳门大学、科英布拉大学三校教育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5月2日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举行。

RCEP推动中国与东盟科研合作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今年年初生效,中国与东南亚正推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从“工业经济”转型至“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