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风景 资料图
新华社信息南宁5月10日电(记者邱俊)南丹,得名于“南方炼丹之处”,古来是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清修妙境。这里还是千年锡都,矿业开采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对广西南丹等地银锡矿的记录十分详尽,也描述了当地矿产贸易的繁荣:“银锡二厂,在南丹州东南四十里,在金村西十五里,其南去那地州亦四十里。其地厂有三:曰新州,属南丹;曰高峰,属河池州;曰中坑,属那地。皆产银、锡。三地相间仅一二里,皆客省客贾所集。”在徐霞客所处的明代,南丹的银锡矿就已经成为省内外“客贾所集”的投资热土。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西南出海门户、黔桂走廊经济重镇,是全国有色金属资源富集区,享有“中国锡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得益于丰富的资源,南丹曾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长期处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梯队。
弊端:矿产一业独大
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南丹经济带来了长久的繁荣。南丹2006、2007年连续拿下广西县域经济十佳县,伴随着的是有色金属价格在那时候的气势如虹的涨势,南丹在广西县域经济的地位十分稳固。
但是矿业经济一家独大的问题,已经开始显露出来。在很多人外地人的印象中,他们第一次从大众传媒中所了解到的南丹是一次惨痛的矿难,那也是南丹在网络传播时代全国媒体聚光灯之下的首次亮相:发生在2001年的“7·17”南丹矿井特大安全事故。还在南丹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反思这次导致81人死亡的矿难是不够充分的。很多分析提到了财大气粗带来的傲慢和对“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迷信、以及对初来乍到的互联网传播的不知所措等等诸多原因,让当时主政的地方官员做出了无视党纪国法的决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鲜有人提及:那就是矿业经济在南丹经济中占比太大了,太重要了,重要到不能倒。
这就导致一方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有色金属行业景气时期,不必费力发展其他工业、农业、服务业县财政也变得十分光鲜亮丽,轻轻松松就可以成为广西县域经济的十佳。而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这个支柱产业,就会衍生出权力寻租空间和利益冲动,不断地强化这项产业,而政府的经济工作也形成路径依赖。
可惜,这次矿难所代表的经济规律为南丹发出的一次预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才会有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成为发展关注点之后,南丹再一次折戟沉沙。从2008年开始不断发现儿童血铅、镉等重金属元素超标,终于在2012年达到了媒体的爆点,南丹再一次被置于全国媒体的风口浪尖。紧接着,同在2012年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爆发,肇事者被发现是来自上游的河池矿业企业,虽然这次没有发生在南丹境内,但南丹所在的河池市责令涉及重金属生产开采的企业全部停产排查整顿。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客观情况下,作为重污染行业的矿业经济一家独大,将会是多么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当经济周期逆转时,“一损俱损”必然发生,对一县经济会有巨大的冲击。经济周期说来就来,一度如日中天的有色金属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每况愈下,价格一落千丈。南丹县经济的支撑一旦垮塌,整个县域经济倾巢之下一时间哀鸿遍地。自2008年以后,南丹经济已经明显衰落,跌出广西县域经济第一阵营,不复往日的荣光。县域内工业企业转型艰难,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农业产业支撑不足,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等,始终困扰着南丹转型之路,影响着南丹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
鉴于此前的教训和有色经济周期下行带来的产业阵痛,也乘着国家要求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南丹县现任领导班子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转型:多元发展多点开花
南丹经济转型战略的决定得到了自治区和河池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南丹县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机遇,引领推动县域经济在逆境中突围前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南丹的多元化转型蓝图中,得天独厚的有色金属资源始终是发展的基础。转型的剑锋指向的是落后产能,去产能的砍刀砍掉的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门槛的项目。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企业为主的河池·南丹工业园区成为主要转型升级去产能的抓手。两级政府集中优势资源,鼓励产业集聚,将有色金属优质企业集中到离城区25公里的南丹工业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南丹工业园区已入驻南方、吉朗等6家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企业,已成长为河池市第一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园区。以南方有色集团为龙头的一批优质企业,以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立企,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改造,目前园区采用的锌冶炼渣综合回收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锑银多金属综合回收循环经济及环境治理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工艺。
在走访中发现,园区企业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厂区绿树成荫,小河清澈,飞鸟在空中不时掠过,生产车间井然有序,生活区设施齐全。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裕高介绍说,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废水、废气、废渣”不但实现达标排放,还实现了综合循环利用。公司还投入资金1.5亿多元开展园区环境整治。作为民营公司,南方有色集团对环保也有自己的理解,周裕高认为民营企业一定要将社会效益和环保始终作为事关企业存亡的大事来抓,政府的环保努力是绝对值得的。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有技术领先优势和有实力投入环保的企业实际上成为国家环保标准趋严的受益者,更多的资源向严守环保规定的守法企业集聚。
目前,南丹工业园区重点推动南方公司、吉朗铟业等企业发展,通过实施次氧化锌综合回收锌铟银循环经济、3万吨锡冶炼、5万吨再生铅资源综合回收、20万吨电解金属锰等项目,到2018年园区产值将突破200亿元,力争到2025年,园区产值突破1000亿元。
同时,为解决矿业经济一家独大的被动局面,开始探索其他产业业态的发展。南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缪芝龙介绍说,2013年南丹县采用“带状组团、一区多园”的模式,兴建形成白酒、碳酸钙、大理石板材、水泥建材、食品加工、中草药加工等“六园一体”的龙马工业园区。目前已经入驻企业6家,工业产值达30亿元。园区内拥有广西最高端的白酒产业,酒业龙头丹泉酒业是 “广西第一、全国十强”白酒企业。也引来广西最先进的碳酸钙深加工企业,包括联丰矿业有限公司、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德法兄弟投资公司等5家碳酸钙加工企业。此外,园区还引进中科群源公司、戴膳坊公司、河池市六龙茶业等食品加工企业,对富硒米、油茶、长角辣椒、六龙茶等进行深加工。通过推动六大版块13家公司的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园区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将形成南丹发展新一极。龙马工业园区的成功既帮助南丹工业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也使南丹成为广西为数不多同时建成2个产值超百亿元工业园区的县域。
特色:农旅结合迎客天下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南丹独特的气候环境、地处云贵高原的区域环境、富硒优质的土壤环境,也孕育了众多具有地域性、唯一性、独特性特点的优质农产品。近年来,南丹县加速将南丹名特优农产品推向全区、全国,不断唱响南丹农业品牌。
南丹县积极创建农业示范区,打造广西首个以粮食为主导的产业示范区,2015年12月,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广西首个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示范区。其中,生态巴平米成为广西的金字招牌,核心农业示范区培育的生态巴平米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生态与加工双认证等,已成为广西稻米的驰名品牌。南丹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办公室主任罗冬梅说,巴平村下街屯的巴平米种植核心区里的施用的农药、化肥都统一采用符合标准的低毒、低污染、无残留产品。现在,示范区已经建成育秧中心,未来巴平米核心示范区内所有的种子、秧苗都将由南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技站统一免费供应。
据介绍南丹农业品牌不断壮大,除巴平米外,还培育形成红心猕猴桃、薄壳核桃、富硒米、长角辣椒、六龙茶、黄腊李、南丹瑶鸡、瑶乡黑猪、南丹黄牛等10多项农业特色优势品牌。其中,南丹黄腊李、南丹黄牛、南丹瑶鸡、长角辣椒等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月里镇巴峨村“溪谷源记大米”、六寨镇龙马村“六龙茶”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瑶家生态农业合作社获得“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认定。
在旅游方面,南丹也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承接贵州、四川、重庆等地游客进入广西旅游的重要转移地和承接地,1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贵州省平塘县世界最大望远镜、罗甸县全球最大的水上漂浮走道、荔波县世界自然遗产地,广西环江县世界自然遗产地、巴马县世界长寿之乡、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世界地质公园等6大世界级旅游景区环抱。区内拥有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具备世界白裤瑶风情园、世界最大天然藏酒洞、世界地热原汤温泉等3个世界级旅游品牌。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也正在开发各种以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资源,比如通过在巴平米示范区轮作种植油菜花,每年三月底、四月初举行油菜花节,在秋季水稻插秧、青苗期以及收获季节举行摄影采风活动,迎接各方来客。
在跨省旅游合作方面,目前南丹县正在按高规格修建从县城出发至贵州荔波县的二级公路。2019年通车后,从南丹县城出发,旅游大巴40分钟便可到达荔波县,并将沿途歌娅思谷4A级景区、洞天酒海4A级景区等连接起来。目前,南丹县计划以歌娅思谷4A级景区、洞天酒海4A级景区为平台,加强与贵州省荔波县、独山县的旅游合作,成立旅游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在景区开发、资源共享、基础共建等方面加强合作,吸引贵州优秀旅游企业开发国际地热原汤温泉等资源,打造“广东—南丹—荔波”三日游等线路,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进入南丹。下一步,将深化合作,每年承接300万以上的贵州游客入境南丹、心仪河池、遍游广西。
涅槃:更美的南丹
弹指一挥间,发端于“十二五”初的南丹转型升级多元发展战略已经砥砺前行七年。南丹三大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1∶68∶21调整到2016年的12∶46∶42。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08亿元,增长6.7%;财政收入8.63亿元,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5亿元,增长9.2%。可以说,转型升级取得较大成效,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初步走上产业多元化的道路,有力地保证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但是南丹并未就此停下转型升级的步伐。南丹县正在申报设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将目前摸索出的比较好的扶贫攻坚、农旅结合和多元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经验在试验区里进一步深化、推广,继续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南丹县域经济的蓝图中,这个古老的矿业之城正在完成华丽的转身,凤凰涅槃正在使千年锡都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一个景更美、山更绿、水更清、人民更富裕的南丹正在渐行渐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