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台山核电站推动建成全球首个EPR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胡柳 2019-01-04 11:01:00

2011年底,一个问题摆在中国台山核电站的决策者面前:是否要成为全球首个建成的EPR(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核电机组?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成功,则意味着有可能让源自欧洲的先进三代核电技术方案在中国率先变成现实。

通常情况下,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需要花费5-10年时间才能建成。一些核电首堆工程的建设历程甚至长达十多年。此时,规划建设两台EPR核电机组的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刚开工不到3年时间。

在此之前,同样采用EPR方案的芬兰奥尔基卢奥托核电站3号机组和法国弗拉芒维尔核电站3号机组已经于2005年和2007年开工建设,比台山核电站的开工时间分别早了4年和2年。

“当时很多人并不相信台山核电站能‘后来居上’,但我们相信,源自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正平说。

台山核电站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每台机组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该项目也是中法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

在反复权衡后,2012年下半年,牵头方中国广核集团决定将台山1号机组作为EPR首堆工程来推动。最终,这一决策得到了中法其他八家主要参建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历史就此被改写——2018年12月13日,在经过长达168小时的示范运行后,台山核电1号机组宣布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成为全球首台具备商运条件的EPR三代核电机组。

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表示,作为EPR全球首堆工程,台山核电项目为世界范围内同类型机组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解决方案,将为中法合作建设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起到示范和支撑作用。

法国电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乐维则说,台山核电1号机组的投运是整个法国核电行业的一项卓越成就,台山项目也展示了这家法国企业希望与中广核这样的重要合作伙伴携手在全球市场上开发EPR项目的意愿。

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已经超过40台,装机容量和年度发电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已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如今,台山核电站成为EPR首堆无疑是一个重大信号——在向全球敞开市场大门四十年后,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核电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中国要素”也成为全球核电产业谋求合作共赢的关键力量。中国工程师被派往法国和芬兰,参与当地的EPR项目建设,并提供经验反馈。

邓正平说,仅在芬兰项目,最多时就有近30位中国工程师工作在建设一线,中方向欧洲提供了包括穹顶吊装、超大规模混凝土浇筑、龙门吊专用设备制造、系统调试方案等多项重要技术改进建议并被采纳。

在参与建设者看来,除了推动在建核电站“破障前行”,“中国要素”还有望为源自欧洲的核电技术方案注入全新的产业活力。比如土建的封堵材料,中国企业开发出了符合欧洲和中国规范、标准的产品,这些产品大幅降低了采购费用,包括法电、法马通等在内的欧洲企业都可以从中受益。

如今,中广核正与法国电力集团在英国合作共建三大核电项目。12月11日,欣克利角C项目开建重达4500吨的核岛筏基。布拉德韦尔B项目正在开展厂址勘查,同时华龙一号技术正在接受英国监管当局的第三阶段通用设计审查。基于其在英国核电市场积累的经验,法国电力集团为中广核在GDA审查过程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立刚表示,从大亚湾到岭澳一期,从台山核电到英国核电项目,核电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合作领域,也成为中法两国深度合作的领域。未来,中广核将继续与法方密切合作,推动中法两国清洁能源事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
赛拉弗李纲:光伏行业没有“弯道超车”

在日前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上,赛拉弗创始人、董事长李纲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光伏行业的产能治理、新一轮技术迭代的前景。

新华全媒+|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

3月18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运行启动会在海南琼海博鳌东屿岛举行,标志着这个由住建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建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区进入了近零碳运行阶段。

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首批本科生开学

​3月15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的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首批本科生开学典礼在柬埔寨金边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