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跨境电商助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谭博文 2017-05-16 15:15:00

新华社信息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张拓)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杭州综试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翀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王翀提出,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将有力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杭州综试区要打造国际网络贸易中心,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的连接效应,推动形成以杭州为关键连接点,联动全国乃至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资源要素,形成国际网络贸易新枢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王翀说。

“单一窗口”、eWTP“实验区”打造数字丝路枢纽

2015年3月,杭州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两年来,围绕加快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杭州综试区进行了不少探索。

“先从我们的‘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说起吧。”提起杭州综试区的创新发展,王翀的语气透着自豪。2015年,杭州综试区“单一窗口”平台上线,实现了监管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互享,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报关、报检、收汇、退税等政务服务。

“通过‘单一窗口’平台,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申报时间缩短到平均1分钟。我们还在探索‘通关一体化’,开设跨境电商在线金融专区,实现企业与银行在线签约和收汇,努力实现‘杭州报关、全国通关’。” 王翀说。

2016年底,杭州综试区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全球首个eWTP(全球电子贸易平台)“实验区”。2017年3月,马来西亚与阿里巴巴共同启动了中国以外的第一个eWTP“实验区”。

杭州综试区正在拓展与马来西亚数字自贸区的连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降低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壁垒和难度,帮助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中小企业参与全球贸易。未来,eWTP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对接,推动基于双边贸易的eWTP“实验区”建设向“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延伸。

“古丝绸之路由一个个驿站连接,eWTP则由若干个数字自由贸易区组成,通过各个‘数字驿站’相互连接,可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王翀认为,“eWTP更是一个对话平台,可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创新、普惠的国际贸易环境。”

电商企业加快海外布局,铺设“网上丝路”

入驻杭州综试区的电商企业也在加快海外布局,积极建设“网上丝路”。

据王翀介绍,2015年1月,蚂蚁金服与印度电子支付企业Paytm开展战略合作。蚂蚁金服向Paytm输出了先进的风控技术。截至今年4月,Paytm用户数已经从2015年的2000多万增加到2.2亿,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

“2016年,阿里巴巴收购东南亚最大的电商企业Lazada;速卖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户占比超过45%;菜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了17个海外仓库;阿里云建设数据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大数据服务;浙江执御的电商平台JollyChic用户量达1000万,95%的销售额来自中东地区。” 王翀对电商企业的海外业务发展如数家珍。

“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王翀表示,为了推进国际网络贸易中心建设,杭州综试区启动了跨境电商百万创新服务专项行动,面向全球征选百项跨境电商创新服务,加快跨境电商服务资源集聚杭州。

王翀介绍说,整个专项行动从4月持续到11月,将通过全球征选,将跨境电商各个环节和领域的最前沿创新服务与跨境电商交易企业、传统外贸和制造企业充分对接。“我们的目标是组建百支跨境电商服务团队,依托‘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和跨境电商大数据中心。”

“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下,杭州综试区打造的国际网络贸易中心,将为数字丝绸之路的构建贡献积极力量。”王翀说。(完)

相关推荐
共青城:全国数字化首单9810出口“离境即退税”业务落地

近日,共青城市云上跨境生态园内的共青城弦界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完成全国数字化首单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出口“离境即退税”业务。

乘风破浪出海去——沧州跨境电商产业闯出一片“新蓝海”

近年来,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异军突起,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新引擎。受地域和产业分布等情况影响,北方地区跨境电商普遍面临物流不畅、人才短缺、生态薄弱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沧州跨境电商产业何以让“产业+电商+外贸”的模式落地见效,形成“群帆竞逐”的发展态势?

数字化赋能跨境电商加快“走出去”步伐

9月19日,2025“全球POD生态+”跨境电商潮选大会在深圳开幕,旨在搭建跨境电商交流平台,来自电商平台、卖家、厂商、服务商、MCN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媒体行业的代表,共同探讨跨境电商出海新阶段的变革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