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3-21 09:37:55

新华社上海3月21日电 (记者吴宇) 上海海关20日公布,上海漕河泾、奉贤两个出口加工区正式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并挂牌运转,标志着上海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

目前,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共有六种模式,分别是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其中,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集中、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监管区域。

近一年来,上海地区原有6个出口加工区中,已有5个获国务院批准转型为综合保税区,漕河泾与奉贤因条件相对成熟最先转型升级。未来三年,上海的综合保税区将率先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成为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的有力支撑。

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表示,从出口加工区到综合保税区,名称变化的背后,体现了国家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对于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能级,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上海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据统计,上海现有5类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验收面积近39平方公里,2018年完成商品销售额1.88万亿元人民币。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