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7年中国清洁供暖峰会在京召开

来源:新华社 2017-05-19 17:02:46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张磊 陈文仙)以“清洁·多元·高效”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清洁供暖峰会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清洁供暖峰会”。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法国前驻华公使、法中经济贸易协会顾问石巴胡,原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白荣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郭伟,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能处处长赵怀勇,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北京市房山区副区长于吉顺,欧洲供热协会(EHI)秘书长吕克(Luecke)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近年来,雾霾天气的肆意频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能源行业专家普遍认为,落后的燃煤小锅炉、散烧煤、农村地区焚烧秸秆等粗放型、低效能、高排污的取暖方式,是导致我国北方冬季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

从百姓的需求和环保两个方面考虑,科学合理地利用相关资源,实现清洁供暖已成共识。

为了更好地推进北方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实现清洁供暖进程,本次峰会专门组织了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推进清洁供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为议题的政府高层对话,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的政府代表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同时也就推动清洁供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这一重要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次峰会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重磅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供暖发展报告》。该报告由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历时数月,走访北京、天津、石家庄、衡水、邯郸、邢台、新乡、濮阳、安阳等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主要城市,深入企业、农村等一线采访调研而成。报告指出,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26”城市中,北京一直走在清洁供暖改造的前列,目前北京清洁能源供热的比例已提高到了88%,中心城区已实现了供热锅炉无煤化。除了技术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雄县模式”,河北石家庄、衡水、邯郸、邢台等地市也在因地制宜地利用“煤改电”“煤改气”、洁净型煤、地热能等多种形式全面推进城乡居民供热清洁化。此外,河南也在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

据介绍,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新华社经济信息业务的市场主体,负责新华社经济信息采集、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其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经济信息服务的领航者。为了围绕能源安全这一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行业和市场,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经济信息服务的国家队,一直将能源信息作为发展重点。

相关推荐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内蒙古继续成为全国投资热土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 天津迎来哪些经济发展新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新十年,2月26日,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成效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结合会议精神,聚焦“新十年”天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商贸联京津 物流通全球——河北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新高地观察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河北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北京商贸物流产业疏解,头部物流企业加速聚集,商贸物流供应链、消费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汇聚,一个全国现代商贸物流新高地正加快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