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自贸区建“一带一路”服务平台助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23 11:21:00

新华社上海5月23日电 (记者何欣荣)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22日表示,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自贸区内将设立“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相关国家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我国约40%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80%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不了解、不熟悉当地市场对于相关产品质量的技术要求。”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力舟表示,放眼国际贸易,关税壁垒越来越低,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却在不断发展、种类也在不断增多。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表示,在自贸区内设立“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率先探索打造互联互通的监管合作新模式。

据介绍,未来企业服务中心将有八方面的功能,包括建设第三方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级中心,通过信息互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企业进行评级。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收集、编译、分析“一带一路”沿线的口岸措施、通关程序、技术法规等信息,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公共服务等。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方舟表示,除了“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上海自贸区还将从多方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包括深化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别(地区)进口商品中心、增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功能和加强“一带一路”人才交流合作。目前,上海自贸区正在推动人才新政的落地,为“一带一路”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提供便利。

相关推荐
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

试点一年多来,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方案”。

汇全球之势 聚四国之光 国别中心开馆仪式暨第二届外高桥全球商品选品会开幕

2024年3月26日,位于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内的 “全球汇”园区又迎来一次盛大的国别中心开馆仪式——巴基斯坦中心、匈牙利中心、蒙古国中心、亚美尼亚中心四个新引进的国家馆同日开幕。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5日,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举办。上海市副市长解冬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区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紧密相连,两者联动发展,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