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同方威视:以硬实力+软功夫深耕“一带一路”市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23 09:54:00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曹筱凡)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安保产品的需求,国际知名安检设备生产商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发挥了“火眼金睛”的比较优势,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成功案例。

记者近期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安保产品领域,同方威视的2000余台设备已在近60个国家落户。这些高端的安检设备不仅能“看穿”大型集装箱等各种静止设备中可能携带的非法物品,而且还能“看透”快速行进中的火车。

去年9月,一套“中国设计、波兰生产”的三轨整编列车集装箱检查系统在波兰泰雷斯波尔落地。这个边境城市是“一带一路”进入欧洲的一个关口,货物运输繁忙。过去,载货列车经过时都要停车接受检查,但现在却可以在行驶中迅速通关,哪怕同时有三趟列车并行,也不必停车。这套世界首创的“超级透视眼”能够智能识别运行中的货运列车,对其扫描安检,并和海关报关单所列货品比对,让通关安检时间缩短了四五天,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同方威视产品的核心技术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在30多个国家申请了近3000项专利。一家行业媒体这样报道,构成同方威视“护城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优势。当欧美安检产品供应商还在生产单轨火车查验设备时,同方威视的设备已经具备了在三列货车同时快速通过时依然能清晰扫描成像的能力。

数据显示,同方威视的安检设备从2012年起连续4年在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全球市场所占份额稳居第一。目前,同方威视的产品占据美洲市场50%以上的份额,近九成欧洲国家采购过同方威视的设备。

除了上述“硬实力”,公司副总裁王卫东更加看重同方威视的“软功夫”——高效周全的售后服务。在他看来,这是公司全球制胜的一个关键因素,更是在“一带一路”上扩展和深耕市场的法宝。

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关边防人烟稀少,条件艰苦。从调配测试设备,到培训当地人使用设备,再到维修维护,同方威视的工程师经常要一年辗转多个国家,经历多样的气候和环境。

“安检设备昂贵且使用周期大都在十年以上,为客户提供从交付到维护的全面服务,与技术价值同样重要。我们的产品不靠低价取胜,靠的是技术、服务、安全等综合优势。”王卫东这样解释。

在他看来,欧美几家同行的关键技术需要外部采购,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较慢,研发链条长,成本难以控制。而同方威视借助清华大学的科研力量,用“产学研”一体的研发销售模式,最大限度减少研发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抢得市场先机。

王卫东说,“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正给企业带来新的、更大的市场机遇。“从迪拜,到土耳其,到欧洲,边检和反恐需求大大增加。这既是我们的市场,也倒逼我们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由于我们的产品应用领域属于国家安全范畴,在与海外国家安全部门打交道时需要非常多的软性磨合,如何管理海外员工,如何在国外维护好一个十年甚至更长使用周期的大型高科技设备,都需要不断探索。”王卫东说。

据悉,同方威视计划在西欧设立研发中心,为占有航空安检这一利润更高的市场做好铺垫。“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在机场过安检时就不用从行李箱中拿出手提电脑和手机了,我们正努力让这成为现实。”一位同方威视人这样说。

相关推荐
外交部:美国将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拒之门外 损害的是美国自身

针对白宫网站2月21日发布投资政策备忘录重点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美方发布的有关备忘录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列为外国对手,采取各种歧视性举措强化对华双向投资限制,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新华社经济随笔:新春出海“忙”里的信心与期待

人勤春来早。乙巳蛇年,节日氛围尚未散去,中国贸促会组织的企业家“新春出海首团”已开启赴哈萨克斯坦之行。记者随团采访,在依旧寒冷的哈萨克斯坦感受到两国经贸合作的融融暖意,更感受到各方对开放合作、共创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中国经济数据观丨“中国经济问答”系列之七:中国企业“走出去”怎么看?

中国制造走进世界各地百姓生活,中华美食飘香海外餐桌,中国设计持续全球“圈粉”,中国工程共筑美好世界......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勇敢“走出去”,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融交汇的生动写照。